11月13日报道 昨日9时许,刘忠超和六七个老乡围坐在杭州城站火车站售票大厅前的空地上,等着同伴排队购买返回老家商丘的火车票,四周放满了大小包裹——河南商丘籍的刘已在杭州打工4年,每年过年都回家,但这么早还是第一次。
而在江苏客运中转枢纽地南京,情况相似。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尽管没有出现大规模农民工流,但农民工提前返乡的现象已悄然显现,比往常提早了一个月左右。
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外向型经济规模较大的长三角地区反应明显,不少企业早早开始“节衣缩食”过冬,候鸟式的劳动力迁徙显示出了节奏被打破的迹象。
困境:无工可做、收入下降
“回去也是没办法:现在工厂效益不好,我们也赚不到钱,而且这里开销大。”33岁的刘忠超告诉早报记者,他在杭州市萧山区新湾一家生产化纤材料的工厂上班,从今年七八月份开始,工厂效益就一直不好,他们没什么活做,“9月份工资不到1100元,10月只有900多元;我们走的时候,老板也没怎么挽留。”而去年这个时候是工厂最忙的,经常加班,回家过年都要拖到春节前半个月。那时,每个月工资在2500元左右。
“八九月份,老乡在一起聊天,都说最近工资很少,在这里赚这点钱还不如回家,随后就有些人先回去了。”刘忠超说,和他们一起在萧山新湾镇、党山镇等地打工的老乡有六七十人,约20天前就有五六个回家去了。更多的还想等等,看看是不是会好起来,毕竟这么早回去也没事可做。“我们等了一个月,发现没有好转。反正离过年也不远了,晚了火车票很紧张的。”
在杭州城站火车站,早报记者还碰上了贵州望谟县人罗望舒。这次回家多少有些无奈,因为在厂里“无工可做”。“现在是皮衣生产旺季,但厂里的情况却不怎么好。”罗望舒说,他在一家中小规模的皮件厂打工,主要做大厂做不完的单子,去年情况还很好,厂里招了不少人。但今年,国外单子很少,大厂自己都不够做,他们基本没事做,月工资只有700多元,老板的日子也难过。
早报记者从杭州城站火车站售票窗口、问讯处了解到:当地每年的铁路“农民工返乡潮”一般在春节前一个月开始,但现在开往贵州、云南、河南等地的火车票已开始有点紧张,“去年这时候,提前一两天就能买到票,现在要提前三四天。”
返乡:提前回家者增10%~20%
作为铁路枢纽之一,南京站历来是外来务工者进出江苏的门户。早报记者昨日从该站获悉,今年农民工返乡潮暂未启动,目前日均客流量较为平稳,但已有少部分农民工开始返乡。“受大环境影响,的确有部分企业停产甚至关闭,农民工可能因此提前回家,但毕竟离过年时间还早,目前整个江苏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农民工返乡潮。”该站相关负责人向早报记者介绍。
而宁波火车站的数据显示,10月中旬,该站日发送旅客最高2.5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0%,之后逐渐回归正常,但贵阳、成都等方向的客流同比仍有增加;温州火车站近期往贵州等方向的客流也呈上升趋势。
“现在提前返乡的农民工并不算多,但可以看得出来比以往有所增加,至少多了10%~20%。”南京中央门汽车总站相关负责人对早报记者表示,从10月中旬开始,每天都能看到带着被褥等行李的农民工出城,“可以感觉得出是受经济金融危机影响提前回家的”。
目前南京市公路客运处于淡季,该站每天出行客流量也较为平稳,日均达1.8万人次左右,其中农民工占比约30%,而以往这个时候出行的农民工占比只有10%~20%,出行方向主要集中在苏北、安徽、河南等劳务输出地。
据了解,在去年春运高峰期,该市公路日客运量达到10万人次,其中七成以上为农民工。根据预测,尽管数量并不明显,但农民工分散提前返乡的现象悄然存在,今年春运期间农民工潮可能不会像去年那么夸张。
原因:企业“过冬” 岗位紧张
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席卷下,“过冬”已成为江浙中小企业的最大课题,而企业集体“过冬”的直接影响之一就是就业。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局的调查显示,与去年同期和上季度比对,该市人力资源市场今年第三季度提供的“二产”岗位分别减少6.8万个、5.6万个。其中,制造业岗位数同比、环比分别减少6.5万个和5.4万个。
“金融危机对我们影响很大,运营已接近‘零利润’。”昨天,主营饮水机的慈溪龙巍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水兵告诉早报记者,近来该公司国外订单锐减——以前订单至少排到两个月后,现在只有约20天右,“刚结束的广交会,居然没接到一张订单。”今年以来,公司已裁员10多人,主要是外来工;现有员工80多人,“只能挺着,估计好转还要等七八个月。”
昨天,浙江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院院长陈诗达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困局之下,最先受冲击的就是劳动密集型的建筑、纺织、服装等行业,首先面临用工问题的必然是替代性强、技术要求不高的普通工种,这恰是外来工最集中的岗位。”
“部分农民工提前返乡的苗头已经显露。”陈诗达说,今年下半年,全省劳务市场提供的用工岗位明显减少,企业拖欠工资等情况则出现上升。“农民工返乡有的是‘选择’的结果,有些则出于被迫。”他说,部分企业减薪后收入降低,部分农民工宁愿回乡;另一部分农民工则因企业倒闭、裁员,新工作又难找而被迫返乡。
浙江有关部门也已关注到这一现象。今年8月中旬,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文,要求在全省开展企业岗位流失情况的专题调研,主要内容是上半年各市因企业倒闭、停产和外迁等导致岗位流失的情况,包括裁员数量、人员构成、与去年底相比从业人员变化等——服装、玩具、制鞋、灯饰、五金和家具等是“重点了解”行业;另外,将分析上述情况对当地就业局势稳定、社会稳定造成的影响,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和建议。
建议:政府政策优先考虑就业
“只要形势一好,老乡马上会打电话回家来的,那时我肯定会出来。”刘忠超告诉早报记者。准备从杭州回贵阳的陈军威也表示:“等情况好点还会出来——家那边的经济水平不能跟这边比。”
不过,专家对明年的用工形势仍有担忧。“我担心的是:如果经济形势得不到扭转,明年可能出现大规模‘农民工荒’。”陈诗达说,目前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对浙江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政府已出台多项举措“救市”,但效果显现还有一个过程。随着元旦、春节临近,外来农民工本身就有回乡过节的传统,如用工环境、工资待遇等得不到改善,明年是否会回江浙打工是个未知数,“万一形势恶化,大量服装、鞋革、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就业问题愈发突显。”
陈诗达指出,经济困局侵袭下,一些潜藏的问题值得关注。如部分企业出于成本控制因素,拖欠工资甚至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因急于“转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裁减岗位,导致失业率升高;低收入群体工资增速放缓后,收入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等。
“就业问题应成为政府出台各类政策时的优先考虑。”他说,应出台更多有利于就业的政策。有实力的企业现在可以进行适当的人才储备;另外,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如果职工达成一致、愿意降薪,就可以避免裁员,大家一起共渡难关。”
劳动力从工业往服务业转移
为了一探进城务工劳动力的需求现状,早报记者昨天前往苏南劳务中介集中地——南京市安德门农民工就业市场进行采访。从安德门地铁站至农民工就业市场300米左右的马路边上,坐满了带着铺盖、编织袋等行李的农民工,一边三五成群地打牌消磨时光,一边等候着市场内的招工信息。
该市场办公室主任袁亮向早报记者介绍,从市场供需的变化来看,目前的经济金融危机确实对农民工劳动力产生了很大影响,今年用人单位的信息量明显减少,每天前来求职的农民工比去年同期却略有上涨,日均达1500人次左右,其中只有10%可以找到工作。“很多用人单位今年为了减少成本都不招人或者减少招人,尤其是制造加工企业特别明显,比如今年9月份有个电子厂过来要150名工人,后来提供了35人时就告停了,不需要再招了。”袁亮介绍,与以往日均外地招工信息占比20%相比,今年很少有外地企业前来南京招工;而类似于翻砂、电子制造等劳动量较大的企业以往农民工都招不满,现在却不再招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