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的云计算创业者而言,行业云应该是一条行得通、走得顺的路。
作者:沙磊
“华大基因的生物云(BGI CLOUD)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平台基本上已经做好了,现在是把应用往上面迁。”
“计算和存储主要放在哪里?”
“架构在北京,开发在深圳,数据中心在深圳和香港都有。”
3年前,由董事长王东辉牵头的北京荣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华大基因研究院组成了200多人的项目部,正式开启了华大基因的生物云系统建设。
华大基因成名于1999年在京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1% 项目”。近10年中,华大先后参与、合作或独立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1%)、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水稻基因组计划、家蚕基因组计划、家鸡基因组计划、抗SARS研究、炎黄一号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工作。2007年华大基因南下深圳,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规模化的民办非企业的公益研究院,并于当年10月完成第一个亚洲人的完整基因组序列,又在2008年1月与英美科学家一起启动了“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
尽管云计算还没有广泛在生物科技领域得到应用,但对于生物技术来说云计算实在太重要了。王东辉举例说,比如像下一代基因序列的研究,需要用到大量的计算,计算的成本甚至已经超过了化学和生物实验的成本。而未来生物研究的试剂肯定会越来越便宜,相比之下,计算的成本问题就会逐渐凸显,生物计算公司必然需要转向云计算。
作为成名已久的“世界测序工厂”,华大为什么不自己做云计算呢?王东辉认为,大部分企业都不太可能去自建团队,因为这件事太过庞杂,必须找专业公司。“术业有专攻,真正IT水平特别高的人,大部分是在我们这样的公司。我们已经在生物、能源,电信、金融、制造等行业云领域赢得了客户的认可。”王东辉说,其实荣之联为华大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主要是一些底层的基础架构、机房、数据中心、管理等内容,让资源和业务匹配。
生态云
“云计算深刻改变了数据中心的建设过程,以及其未来。实际上,我们在做云计算的时候,就定位成一个帮别人把云建起来的建设者角色,但不排除以后找到一个好的专业方向去做云的运营。”王东辉说,“生物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要知道,现在做生物研究,其中有70%-80%的工作量要靠IT来完成。”而华大基因副总裁张秀清则给出了数据支持:“依靠IT支撑,华大基因的生物云系统每运行一次可以产生20亿双末端读写和200GB的高质量数据,并可对2个人类基因组进行30倍深度覆盖率的测序。”
荣之联云计算部华大基因项目的项目经理张瑞华表示,华大基因整个生物云计算核心分三大部分:一是基因的数据,把自己数据及从NCBI和EBI的国外数据提供给国内用户用;二个是生物专有服务,比如以卖服务的方式测试,还有是生物应用软件接入;三是提供SDK,用户用自己的程序来调用数据、服务和软件。
王东辉说,荣之联已经在生物、能源、电信、金融、制造等行业云领域赢得了客户的认可
“将客户端应用统一部署和发布在一台服务器之上,并将不同的客户端进行隔离,这样既可实现应用的统一发布,有效解决目前应用客户端PC越来越多、难于管理、升级和维护等问题,同时也避免了由于操作系统、端口、软件开发等因素造成的应用冲突。这就是vLab的架构,也是生物云清晰的主线。”
围绕生物云落地,华大目前已经建立了新一代测序、生物信息分析、转基因、动物克隆、免疫标记、动植物基因组及分子育种、疾病研究、蛋白质组学、微生物、健康等技术与平台服务。其客户遍布科研院所企业,国外的研究机构甚至政府机构有几万人同时要求做基因测序,国外客户的生意已经超过华大一半收入。
“基因产业是一个看不到边际的产业,这个产业链可以延伸到未来各行业。”华大基因执行总裁王俊说。据统计,在生物云项目上马的3年间,华大基因的收入成几何级数增长,从4000万元迅速增加到2009年的10亿元。王东辉介绍,华大以后会推出针对个人基因测试的终端服务,甚至已经提出了类似麦当劳模式的健康管理,你可以想像一下,该业务一旦推广,其市场需要将有多么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