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销量猛冲过1800万辆后,极可能在这一区间减速,并有可能停歇3—5年,甚至在个别年份出现负增长
●汽车市场已经发展到由购买力和环境共同决定发展速度的时期。不像以前只要购买力增长得快,需求就会增长得快
环比下降,同比下降;27个月来的首次负增长和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汽车工业恢复增长后的首次负增长——4月份的中国汽车产销数据以罕有的力度触动业界神经。
10年来,中国车市几经波峰波谷,像2004年和2008年,产销增幅都较上年大幅回落。但今年4月的数据让人格外敏感。有人预测,今年我国车市连保守估计的10%增幅都保不住,有人甚至悲观地作出“负增长”的判断。
销量下降源于扶持政策撤出和大城市限购、停车费上涨等
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43.11万辆和653.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9%和5.95%,增幅大幅下降了58.71个百分点和54.56个百分点。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认为,政策对这一次的市场波动起了直接作用。“4月销量下降,主要原因是国家对汽车行业的扶持政策撤出太快。”他说,“再加上近期大城市限购、城区停车费涨价等一系列调控措施,给消费者造成了一种观望和担忧心理。”
当前,我国亟待通过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汽车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促消费、扩内需的意义重大。有专家认为,去年和前年汽车业的超高速增长是在政策强大外力推动下产生的,不符合市场常态发展规律,不可持续。
“预计今后不会有力度特别大、专门为刺激汽车业发展而颁布的政策。”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认为,经过这两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与之配套的交通与环境的建设却不到位。在通常情况下,一项政策能够发挥两年的作用,到第三年即使不退出,市场也会逐渐回归常态。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表示,我国汽车市场增长空间大,不需要政府出台很多救市的刺激政策,但要公正地取消限制政策。
我国汽车业或将在1800万辆的产销水平徘徊若干年
站上年产销1800万辆高台的中国汽车业,是否就此掉头向下?1800万辆之后的中国车市,增长模式又将怎样?
1800万辆似乎是一个世界性的高点。美国汽车市场在其最辉煌的2000年,距离1800万辆还有60万辆的时候,开始走下坡路。从此,美国车市围绕1700万辆上下波动。结合市场内外条件,有专家判断,中国汽车在2010年猛冲过1800万辆后,也极可能在这一区间减速,并有可能停歇3—5年,甚至在个别年份出现负增长。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汽车的年销量平均增幅超过24%。今年前4个月,汽车销售增速的急速下滑,似乎表明中国车市将就此进入较低增长的平台期。
徐长明基本认同“1800万辆平台期”的观点,“这是一种大趋势,今后几年中国汽车销量保持平稳增长的判断是比较正确的。”他说。张小虞则表示现在作出这种判断为时尚早。他认为,中国经济正在而且还将继续增长,汽车业同样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
我国汽车市场已发展到由购买力和环境共同决定发展速度的时期,汽车消费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现在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我们的市场已经发展到由购买力和环境共同决定发展速度的时期。而不像以前主要由购买力决定发展速度,只要购买力增长得快,需求就会增长得快。”徐长明说。
市场环境、资源环境的约束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是影响汽车销量的重要因素。
这几年,不少汽车企业都在主动转型。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市场倒逼企业转型,企业调整的任务更显紧迫。此时,那些一直注重打造体系能力的大集团,以及几年前已开始从单纯追求规模到注重核心技术积累和再到追求产品高品质的自主品牌企业,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将更为从容。这可能意味着,很多企业之前给自己制定的增速目标为40%以上,是一种冒进行为。当前企业现在应依据市场形势、自身实力和优势进行调整,重新制定合理的全年规划。
不少专家判断,中国汽车进入1800万辆减速区后,市场虽然不会有30%的高增长,但也不代表未来不可能有更大的突破。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认为,通过对比近几年中、美、日、韩消费结构可以看出,我国在“行”方面的消费能力与其他三国差距明显,这意味着我国包括汽车消费在内的“行”的消费,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