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出版的字典词典上出现了革新的事物:一些经常被人读错的字和词改了读法,“原则上”依错就错、顺从错误的意思,比如“荨麻”的“荨”、“呆板”的“呆”,等等。我有些担心:这样的迁就什么时候是个尽头。有人可能赞同这样的做法,认为文字和词汇就是约定俗成的符号而已,怎么习惯怎么来。可是这样一来原来读对的那些人就得迁就错的,不然就不合词典字典的新规定了。这个趋势看起来才刚刚开始,但网络时代无疑加速了这个从众、从俗的过程。
一种读法和用法必然地连带着一种传统,牵连着源头的知识,比如经典或民俗。字词就是文化渊源,就是传统,就是一个民族的根性。因为学习不够和知识欠缺反而获得了优势,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鼓励。我们知道,即便是一个学问极大的专门家,他阅读唐诗,哪怕是绝不算陌生的李白杜甫,比如他们的诗和赋,也要遇到大量的生僻字词。诸如此类的问题一定会很多,难道这一切在不久的未来都可以服从误读和误解?这样一来哪里还会有什么经典阅读?有人可能说这是一种极而言之,字典词典上变通的只是一些个别的字词而已——可是这些“个别”却表明了一种态度和方向。我们的经典序列中、知识构成里,这样的“个别”其实是无穷无尽的,一旦可以随意迁就或更动,后果不堪设想,甚至会引发荒谬的文化事件。
相反,字典词典中有一些字和词本来是简单的,却要小题大做地改过去又变回来,频率之快,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像”字,一会儿加个偏旁,一会儿又去掉;“枝”字也是一样,连专门做语言工作的人都给弄糊涂了。作为最基本的文字符号,作为几亿人使用的符号,这样变来变去,未免太过轻率。
新版词典上还出现了不少网络用语,其中有一些语词不仅没有根底,甚至是破坏汉语言严整性的反面例子。就因为它们在一个群落里得到了较多使用,于是我们堪称文字法规的“典”也就采用了,让其大行其道和堂而皇之。汉语字词的组合、语言的演进不仅有自己的规律,而且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不能采取革命性的群众运动的方式。这关系到文化的自尊,是必须具备的保守性和矜持性。高的迁就低的,雅的迁就俗的,一些通俗言情读物或演艺从众跟俗,为的是追求收视率点击率,追求票房收入,字典词典为何也要这样做?
文化要传承,就要对文化传统和文化价值有所坚守,盲目地“普泛化”、“大众化”,只能是一种平面化和庸俗化,甚至会引来文明和文化的退化和崩溃。文化中的轻率行为,最终会导致站到文明的对立面。那些乐于满足和迁就“大众”的人,会自觉不自觉地盲目跟从,做了势利眼,做了媚俗的事情。在最需要坚持的时候,他们反而逃离了。无限的时间和人构成了文化发展的可能性,但这种发展仍然是有序的,是有价值坚守的。
我们一直在讲的“李杜”,某种程度上就是文化的核心,就是许多时代里的坚守者。如果当年李白和杜甫写诗的时候,一定要让群众叫好,要让他们全都明白,那怎么得了?传说唐代的另一个大诗人白居易是不同的,他就有一个让不识字的人听吟的习惯,如果对方听不懂,他就认为是坏句子,就要扔掉。这种事作为故事听听倒也无妨,可是稍有写作常识的人听了,就会觉得那是夸张了,是一种讲来好玩的趣事而已。这位大诗人的作品中确有一些是明白如话的,而且还算得上珍品,但他大量的文字还是深奥难测的,是玄思,是冥想,是微妙的偶得。这方面李白和杜甫也是一样,他们最好的诗当然通俗易读,但也就是这种看上去的直白,却蕴藏了真正的幽深莫测。
文化需要在坚守中发展,甚至需要采取保守的态度。“保守”不完全是个坏词,“保护”和“守住”,守护经典,守护我们的文明,让文明和文化呈现出应有的层次,这没有什么不好。不停地把低处引到高处,就是发展和提高了文化。有了这种守护,我们的文明就不会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