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汽车 — 汽车生态圈的变革
汽车生态圈的变革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5/5/7 0:00:00  阅读[1663]
  当前,除了乐视,阿里、腾讯、百度、天猫这些大家熟悉的互联网企业无一缺席这场传统汽车的转型盛宴,传统车企也纷纷搭上互联网快车,发布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战略。阿里携手上汽成立互联网汽车研发公司;腾讯与富士康、和谐汽车展开“互联网+智能电动车”领域的创新合作;百度无人汽车目标今年内推出;奥迪品牌在天猫上开了第一家旗舰店并首发奥迪TT……

  现阶段合作仍是探索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商业思维的转变,更加趋向于一种“竞争加合作”的状态,自从“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产业链间的边界开始变得越发不清,更多行业开始与互联网行业积极互动,致力于共同创造价值。汽车被认为是最先被“互联网+”颠覆的传统行业之一。

  就目前汽车行业来看,传统汽车行业利用互联网的计算能力、大数据功能加以改变,综合各方面因素,在中国前景广阔。

  “‘互联网+’与传统汽车企业的合作,一定程度上将改变传统的汽车生态圈。”易观智库分析师钱文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车企在传统市场中的影响力和把控力都是很大的,在前十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车企的利润率很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车企本身转型、创新的动力不足。而“互联网+”则打破了原本市场创新不足的局面。一方面,更多的互联网公司进入汽车市场,倒逼车企开始探索转型之路;一方面,传统车企也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互联网将变革汽车市场原本的营销、运营、产品和渠道。例如上汽董事长陈虹就认为,上汽的服务贸易必须有互联网思维,提供一站式服务。

  尽管车企与互联网企业对“互联网汽车”充满热情,虽然车企追逐“互联网+”的热潮正旺,但在目前国内的“互联网汽车项目”尚局限于用户体验层面的提升,更多的是将车载应用更好的前装装配到整车产品中,以实现互联网企业的优势资源与造车企业的结合。对于真正的互联网汽车、智能和无人驾驶技术,国内车企虽潜心研究,但实质性的突破进展缓慢。

  中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向媒体表示,在中国造车意味着产值巨大的愿景,只要有巨大的愿景就有获取资本市场认可的机会。“互联网+传统汽车”的概念便是如此。但一个现实是,中国互联网汽车的基础环境(付费消费理念的培养,网络通信服务的保障、大数据信息共享等)尚待完善,现阶段,传统车企与互联网企业的这种合作目前仍是一种探索。

  融合过程中仍存在矛盾

  在车企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过程中,钱文颖认为,传统车企和互联网企业原本运营、管理的思路都差异较大,在展开合作的过程中,肯定会是边尝试边磨合的过程。

  车企在与互联网的结合过程中首先就要面临认知上的差异,观念之争决定产品走向。对于最终生产出来的互联网汽车究竟是汽车还是IT移动终端,汽车界人士普遍认为,既然各种科技配置都是要应用在汽车上,那么互联网汽车就还是汽车,而IT界人士则认为,汽车最终将变为IT的移动终端,正如今天的手机一样。

  在某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担任项目经理的蔡先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技术融合之路上,车企与互联网企业间也是存在矛盾的。这样的矛盾有三,第一是核心技术的矛盾。不管是车企还是互联网企业都明白,技术安全比成本要重要得多。互联网系统深度植入整车产品很容易造成车企核心机密的丢失和泄露,车企难免对此有所顾忌。

  第二在于数据的分享,利益分配的矛盾。互联网企业一直所强调的“大数据”含义,车企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正是“大数据”的一种分享。车辆用户在对车辆操作的过程中,互联网系统记录下用户的操作习惯、行驶轨迹,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理解,充分了解用户喜好,对于日后车企产品改进、企业有的放矢的营销,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材料。但是,矛盾也正产与此。未来车企与互联网企业很可能会面临如何分享利益所得的问题,届时,数据将以何种形式分享,如何分享,“财产”如何分配,又会是车企与互联网企业的另一层矛盾。

  第三层矛盾在于车企与互联网企业的节奏不同步的矛盾。互联网企业技术研发更新换代速度快,而汽车企业对于一个产品安全性能的验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以说,IT技术的更新换代要比汽车的淘汰频率快得多。节奏上的差异是两种企业日后合作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有分析认为,两类不同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的不同步最终会带来麻烦,每次IT产品的更新换代都会诱惑消费者掏腰包,从而给其带来超高的利润率;汽车的更新换代也会诱惑消费者,但不会像IT产品那么容易,如何化解这种不同步将对合作双方提出挑战。

  在车企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互联网也会给传统汽车行业带来冲击。有专家指出,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对企业来说,死守传统4S模式是守不住的,原因在于这种渠道的成本很高。而在互联网上,讲究的只是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渠道成本相比较传统4S店模式来讲要低很多。现在年轻人对于互联网消费模式接受能力很高,这给汽车行业的新进入者、新品牌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走互联网渠道模式反而对其有利。而且渠道成本下降,整个车价还有下降空间。

  当前,许多车企虽然有互联网技术,但它们没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最大的特点是:开放、合作、信息透明。但这恰恰是一些车企一直难以做到的。

  “我认为,要做到更好的融合,需要车企有更开放的心态,公开自己的一些数据,让整个数据层面变得更透明。”钱文颖表示,互联网企业则需要更落到实处,学习和了解并认识到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特点,深入到汽车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中。

  互联网倒逼车企商业模式变革

  如今,互联网企业积极寻求进军汽车行业的机会,传统车企也希望通过“互联网+”来武装自己,二者互相需要。互联网将给汽车带来全新的发展空间,未来一段时间,在政策的推动下,互联网汽车的融合发展将会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合作虽然催生出巨大的潜在市场,但同时对传统的汽车行业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

  钱文颖认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一定会给传统车企带来挑战,但挑战和机会是并存的。汽车本身的产品属性比较特殊,对安全性、精密性要求很高。一辆车从设计到制造到生产,需要车企数千次数万次的改进和磨合,这些是车企的优势。也是互联网公司短期内做不到的。传统的汽车行业未来会开始逐步两极分化。愿意尝试创新的、更主动地和互联网融合的企业将会有着后发优势;而创新动力不足的企业可能会逐步丧失市场优势。

  蔡先生表示,在互联网思维下,未来汽车企业特别是整车厂,战略和商业模式很可能会发生变化。互联网使得企业客户特征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引发企业的组织和信息化架构的变化,这就使企业需要营造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来面临新的挑战。可谓互联网倒逼车企商业模式变革。

  那么在中国的汽车企业如何才能把握主导,而不沦为“替IT和互联网企业打工的硬件制造商”?

  汽车和其他硬件包括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有着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对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非常高。消费者可以接受一个质量一般、会出现死机、发热等现象,但价格非常低廉的手机;但不会接受一个产生安全问题概率比较大的汽车。“现在IT、互联网公司很多开始切入互联网汽车,但目前整车制造的技术以及数据都掌握在车厂手中。只要车企有意愿进行创新,调整原本的生产管理方式,在‘互联网+汽车’浪潮的初期就开始着手转型,一定不会沦为汽车中的‘富士康’。”钱文颖对记者表示。

  具体而言,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时代,整车厂应该从对原先有限客户信息的采集,变成对大数据的挖掘,深刻洞察消费者需求,在新品研发、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售后市场等各个方面,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

  互联网不仅仅提供的是网络,实际是给信息交流以更大的自由,汽车本身也是提供自由。这两者合在一起可谓自由的叠加。在车企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应该思考的是,做IT的人如何帮汽车人用足互联网,而汽车人又该如何帮做IT的人在汽车上把互联网做到极致,最后达成互动效应。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