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春季注意要防四类“神经病”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6/5/4 16:10:51 阅读[27896]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广州人,他们一时穿毛衣,他们一时穿雨衣……”立春以来,广州天气正如网友创作的这首充满调侃意味的改编《蓝精灵之歌》, 乍暖还寒,潮湿多雨,时常让身体每个毛孔都透着不舒服。
神经科专家指出,这种天气容易诱发四类神经系统疾病,尤以病毒性脑膜炎、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等为代表。青壮年比其他人群更容易中招,加上它们经常发 生在感冒发烧之后,患者经常因误诊或拖延救治而错失最佳治疗机会。专家提醒,春季要重视养心神,提高免疫力,别让身体发“神经”。
专家析因
潮湿天过劳人神经系统变“脆弱”
“几乎每年春节之后,门诊接到的四类病人都会明显增多。”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主任陆正齐说,这四类疾病分别是病毒性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 疾病,多发性硬化等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以格林巴利综合症为代表的周围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以及重症肌无力等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春天多发神经病与天气有莫大关系。“潮湿多雨的天气给病原孳生创造了理想环境,病毒性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就容易出现。”陆正齐说,季节更替时人们往往感 觉不适,加上受所谓的“春节疲劳综合征”影响,人体免疫力低下,往往也是免疫性疾病高发的时期,例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新发和病情复发 的患者往往会扎堆就医。此外,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在春天也比较容易发病。
好发人群
主要侵袭儿童、青年、青壮年
陆正齐分析,从侵袭人群方面看,感染性疾病主要侵袭儿童和青年,中枢性神经系统病变主要侵袭青壮年,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疾病,各个人群都有可能中 招。“中青年人士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个群体常常不太重视保健,又常因工作和游乐而过劳,给病原以可乘之机。”他说,发病后,中青年患者往往不能尽快就医, 或希望通过治疗,让自己尽快回到患病前的状态。实际上,尽管如今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已取得很大进步,但许多疾病尤其是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即使经过积极治 疗,也很难改善到损害出现之前的状态。患者如果对治疗抱有过高期望,对康复效果患得患失,会影响疾病的长期防控。
陆正齐说,除了感染性疾病,大多数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及时察觉疾病的早期信号,越早进行干预,越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专家提醒
别过劳预防感冒让心“放晴”
陆正齐特别提醒,一旦出现神经系统疾病症状,要尽快进行规范治疗,以降低神经系统的损害,传统医药治疗虽有免疫调节作用,但只能作为辅助,不能取代西药治疗,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
从预防的角度来说,陆正齐建议,中青年要特别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避免熬夜、过劳。春季饮食宜清淡,避免吃太多油腻食物。由于受凉感冒等可诱发神经系统疾 病发作,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即时加减衣物。此外,春季受潮湿天气影响,人们的情绪容易陷入低潮,特别是在工作、生活压力大的时候,而心情压抑焦躁也是疾病 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要注意吸取正能量,多从好的方面思考问题,经常给心灵减压,让心“放晴”。
四类易发“神经病”
感染性疾病
发热头痛有细微差别
1.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有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和隐球菌性脑膜炎。春天是感冒发热的高发期,而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往往出现在感冒发 热之后。“常见感染性神经疾病都会表现为头痛、发热、抽筋、昏迷,”陆正齐指出,严重时可致死,但在症状上又有所区别。
如果高热40摄氏度持续五天,出现头痛、抽筋、意识障碍等症状,很可能是病毒性脑膜炎的表现。如果发热五天以上、一个月之内,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则有可能是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表现。如果低烧五天以上,出现盗汗、消廋、纳差,则有可能为结核性脑膜炎。
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
频繁复发可致病情加重
2.中枢性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主要有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等,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神经功能受损和渐进式致残。多发性硬化最常见的表现是视觉障 碍、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有些患者从手指开始逐渐身体麻木、眩晕甚至小便失禁,有的视力下降,有的走路一瘸一拐,表现很像中风。但中风一般导致偏瘫,且偏 好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而多发性硬化患者可出现一个肢体的单瘫或者一侧肢体的偏瘫,可能出现四肢全瘫,或者截瘫,且更青睐年 轻人、女性,患者平均29岁,通常为20~40岁。
视神经脊髓炎也属于中枢性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可以在几天之内单眼或双眼失明,同时或先后出现截瘫,症状与多发性硬化较为相似,但比多发性硬化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女性更多见,发病年龄平均39岁(30~50岁)。
陆正齐指出,中枢性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常侵袭青少年以及中青年,需要进行长期治疗,在急性发病期需要进行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症状好转后,康复期仍 需采用长期的药物控制,否则很快会复发,且频繁复发将导致病情不断加重。还要注意的是,长期患病常引发焦虑、忧郁、躁狂等精神症状,患者自杀率较高。
3.周围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主要有格林巴利综合症。通常患者会先出现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五天到一个月内,从下肢开始出现对称分布的瘫软无力,且症状逐渐向上蔓延,有些病人最终出现吞咽和呼吸困难。
该病在起病之初容易被错当成普通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有病人甚至上了呼吸机后才发现是神经系统病变。对该病常规方案是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冲击治疗。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四肢无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
4.神经肌肉接头病变:以重症肌无力为代表。重症肌无力的突出特点是眼睑下垂、重影,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吞咽、喝水困难,四肢无力,最终出现呼吸困 难和四肢瘫痪。患者出现的四肢无力具有波动性,即“早轻晚重、运动后加重”。如今,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取得很大进步,病人可以长期生存。陆正齐指出,该病可 侵袭各个年龄段,但老人往往由其他疾病引发,例如得了胸腺瘤后出现重症肌无力,而中青年患者多属于原发性疾病。
【都市文化】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