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文旅 — 建构翻译地理学新学科体系
建构翻译地理学新学科体系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5/8/30 15:43:41  阅读[703]
  翻译地理学是一门关系学科

  什么是翻译地理学?许建忠认为它“是翻译学和地理学交叉研究的结果,具体地说,是将翻译及其地理因素相联系,将地理学和翻译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相关研究,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索”,“从系统论角度审视翻译、研究翻译,对翻译中的种种现象进行地理剖析和阐释”。

  一门新学科的创立,学界最关心的是其独特的研究对象以及据之建立的学科体系。从 “翻译地理学”相关定义可知,许建忠从词语结构方面将“翻译地理学”定为“翻译”和“地理”的联合关系。可是,从其所建立的学科体系来看,却偏向于“翻译+地理学”的层次划分,重心落于地理学。这作为一种学科体系划分无可厚非,但与该书所定的研究对象略有牴牾。

  从学科划分看,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可分研究事物性质的学科和研究事物之间关系的学科。交叉学科或关系学科旨在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如认知语言学研究认知与语言的关系、社会语言学研究社会与语言的关系等。研究某一事物的学科称为本体学科,把研究事物之间关系的学科称为关系学科,将关系学科从本体学科分化出来,是科学向着精细、系统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基于关系学科的认识,翻译地理学的结构应是“(翻译+地理)/学”,而非“翻译+地理学”。

  翻译是文化跨越地域的桥梁,地理是翻译赖以生存的空间。由此看来,翻译与地理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而是行为与空间的关系,是人类活动与背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结合地理因素研究翻译,是翻译研究的一个传统,许多翻译现象,通过地理学研究才能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结合翻译研究地理,却是一个有待发掘的领域,有些地理问题期待翻译学解释。

  从关系学科视角建构学科体系

  取关系学科的视角,依据翻译与地理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尝试建立翻译地理学的另一种学科体系。

  第一,翻译与地理的对应关系。

  翻译要反映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所涉及的一切。从语言与其所反映的对象来看,地理因素可映射在语言中,翻译与地理的对应关系需要充分观察和描写。如自然地理方面,各民族语言均能反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和生物等自然要素,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共性可以对应,特性则要转化,如英汉语中的东南西北可以对译,东风与西风则要转化。

  第二,地理对翻译的影响。

  从地理学角度研究众多翻译现象,可以考察翻译具有的地理学特征,其中最值得研究的是地理对翻译的影响。具体来说,包括地理对翻译以及译论的产生、发展、变化、消亡等方面的影响及其方式、特点等。

  对翻译与译论产生影响的有自然地理因素,更有经济地理因素。以翻译活动为例,西方古代译事兴起于地中海,现代译事兴旺于欧洲,中国现代译事兴旺于香港,都与它们独特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苏联的成立促进了各加盟共和国、各民族语言之间翻译事业的发展。世界语言的地理分布促成了翻译重镇的形成,国际大事导致翻译重心转移。

  以译论产生为例。欧洲的翻译活动主要在亲属语言之间展开,由此催生等值论,而中国的翻译活动主要在非亲属语言之间展开,由此催生相似论。等值论不适于非亲属语言之间的翻译活动,而相似论可适于亲属语言之间的翻译活动,更具本质性,更适用于人类语际翻译。20世纪50年代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产生于苏联,正与其和国内外翻译事业有关;现代译论传播更快,但在传播的过程中常有水土不服的症状,将其传播路线绘出,可以看出译论产生、发展、扩大、变迁甚至消亡的过程。

  我们期待,若干年后研究学界绘制出的翻译地图集,至少包括“世界翻译历史地图”、“世界翻译地图”、“世界翻译理论历史地图”、“世界翻译理论地图”等,以展示翻译活动和翻译理论的区位、产生和发展过程等。

  第三,翻译对地理的影响。

  通过翻译研究地理,可由翻译了解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史,尤其可以从译事之兴衰考察经济地理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如因为翻译改变人类活动的地理布局、各大洲各国或某国、某地区的人类活动条件和特点的变化等。

  纵观人类翻译史,翻译对一洲之影响、对多国之影响、对一国之影响、对某国某地区之影响均有例可查。如《圣经》通过一语多译,在西方形成圣经文化圈,具有面性特点;而佛经翻译从印度到中国,具有线性特点。又如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通过翻译学习西方,此后百年在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中的地位逐渐上升。

  翻译与国家安全问题,实际上也是翻译地理问题。某国与他国之间的翻译活动事关地缘政治,与他国可能是近邻关系,如美国与海地等,也可能是远交关系,如美国与阿富汗等。是否及时译得所需信息,有时可以影响世界或地区的战略预测和政治行动。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