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校园文化之美、师生发展之美 打造“各美其美”的美丽学校
“美丽学校”是目前杭州教育的聚焦点。对于打造美丽学校,拱墅一直有着自己的理解并一直坚持多年。
“美丽学校的基础是校园文化美,然后是师生发展美与育人合力美。”在区教育局负责人眼中,校园文化之美,有显性也有隐性。显性文化美,包括校园建筑、景观,要让学校每个点都有价值,使校园环境发挥很好的育人功能。为此,2011年以来全区教育经费投入总计33.29亿元,先后建成长阳中学、文津小学等高品质校园32所,启动实施拱墅北部教育提振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加强北部学校建设。
隐性文化美,则是切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办学理念、办学章程和制度,以及校园里积极向上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家校关系等。为此,拱墅深入推进“一校一品”战略,每所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打造出适合学校发展的育人文化德育品牌,让更多学生受益。
美丽学校的核心还是要回归到师生发展。衡量教师发展的标准,一是看教师是否喜欢学生,拱墅培养新入职老师时特别注重这一点;二是看教师是否喜欢学校,拱墅提出“把学校交给老师”,就是告诉校长们,办学不是一个人的事,要尊重教师,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合心合力办学;三是看老师是否喜欢教育,喜欢才会积极寻找解决各种教育教学难点的方法,拱墅提出把“把课堂还给学生”,实施“一本作业本制度”等,就是希望老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多做教学探索。
学生发展美,则是要培养他们的耐力、眼力和活力。拱墅区一直强调学生健康意识教育和健身习惯的培养,且在评价学校发展绩效时,体质健康的比重和教学质量同等重要。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学校还积极与国内外学校友好结对。截至目前区内已有60%的学校有了“洋姐妹”。同时,近年来区内中小学还特别注重综合活动课程建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技艺发展兴趣特长。
正是坚守着这样的理念,去年在杭州市确立的“美丽学校”建设重点培育学校中,拱墅区的卖鱼桥小学、拱宸桥小学、大关小学、文澜中学、育才中学入选;杭州市美丽学校重点培育项目,大关苑一小、大关中学附小、行知中学、文晖中学入选。
拱墅德育十大品牌之
家校合作
家校合力塑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家长护学岗为孩子上下学保驾护航
好的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作用的结果。
每到放学时间,杭州各学校门口总是拥堵不堪,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为此,拱墅区教育局联合区公安分局,创新“家长志愿者护学岗”工作机制,成立家长志愿护学岗队伍,在学校上下学时段协助承担秩序维护、安全保卫、交通疏导、文明引导等工作,实现校门内外安保工作无缝对接。
莫干山小学是省市这项工作的发起学校,其经验在省市及全国推广。学校靠近汽车北站,早、晚高峰车流量集中。为此学校和家委会共同商议成立家长安保志愿者护学岗,以班级为单位展开,每位家长每学期轮到一次。家长志愿者护学岗实行以来,学生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从以前的一团“乱”到现在的井然有序,“家长管家长”的效果非常好,同时家长对学校工作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目前,家长参与率已达到98%。
在区教育局和区公安分局的共同推动下,全区小学幼儿园均已开展护学岗工作,并渐渐涌现出自身特色。如大关苑实验幼儿园的“爱心护学岗”,分为护卫岗、巡逻岗及门禁岗,北秀小学的家长护卫队、大关小学的“美丽爱心妈妈护学岗”、和睦幼儿园的“小逗伢家长志愿者护学岗”、贾家弄幼儿园的“乐乐兔安全护学岗”、紫荆幼儿园的“园企护学别动队”等形式丰富多样的护学岗工作模式,都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充分支持和积极参与。许多校园上下学的秩序明显改观,市民百姓也一致认可。
完善区域家庭教育平台建设
引导家长当好孩子的第一任导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然而绝大部分家长没有当“老师”的经验,如何协助家长当好“老师”,这是教育的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拱墅区一直高度重视家庭教育。过去,杭州市家长学校拱墅分校承担着区内家庭教育的重任,它就像一个枢纽,串联起区内中小学整个家庭教育网络。拱墅分校的老师不定期下学校做家庭教育讲座,同时培训学校的老师。
先前的家庭教育更多在学校层面开展,去年成立的拱墅学生成长支持中心,则面向个体家长咨询。中心设在湖墅学校,目前有20位心理咨询教师,每周六下午1:30-4:30开放,为家长进行一对一“把脉诊断”。此外,心理教师还开展进社区服务,目前董家社区和湖墅社区已成为定向服务点。
接下来,拱墅还将完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家长学校拱墅分校正在研发家庭教育课程,同时建立父母工作坊,老师和家长定期探讨家庭教育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从而做到未雨绸缪。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校也在通过网络探寻新型家校合作模式。如建新小学打造“手机家校联盟”,让家长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彼此沟通,分享各自家庭教育经验,同时培养他们的归属感。运河学校与电信公司合作,依托手机与电视机终端,学校提供多种内容和形式的多媒体资源与交互空间,并根据学生特点智能推送,与学生、家长充分互动沟通。此外,全区学校都建立了学校微博、微信平台,依托网络的家校合作更快捷方便。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