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批经典戏曲剧目陆续呈现在上海戏曲舞台上。《梁山伯与祝英台》、青春版《曹操与杨修》、《红楼梦》青春版、《十五贯》……令人目不暇接。
剧目是戏曲艺术的载体。戏曲传承,离不开对经典剧目的不断演绎。而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此次上海戏曲院团不约而同将经典重新搬上舞台,除了传承经典的艺术风貌之外,还试图为经典在当下的传播寻找新的语汇,从而挖掘出经典的当下意义。
探索新的语汇,为经典找到新观众
如果经典传承成为戏曲人的一厢情愿,那传承的价值无疑将大打折扣。在重排经典的过程中,沪上戏曲院团努力探索新的语汇,呈现经典的多种可能,从而在传承经典的过程中激活经典,为经典找到更多新观众。
2014年,上海昆剧团完成了经典名剧《墙头马上》,新老交替的“精装修”传承获得了业界和观众的一致认可。所谓“精装修”传承,除了根据今天观众的审美习惯对剧本进行删减整理之外,还包括舞美、灯光、服装、音乐、造型等环节的重新设计,赋予经典时尚色彩。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介绍说,此番重排《十五贯》,是一次对经典重新打造的过程,由计镇华和刘异龙两位艺术家担任顾问,重新制作了舞美。
据了解,《十五贯》是上海昆剧团经典剧目修改整理加工系列中的一部戏。上昆计划在五年之内做10台经典剧目,除了已经完成的《长生殿》《墙头马上》《雷峰塔》等作品之外,还包括《牡丹亭》《玉簪记》等。谷好好说:“这些剧目都有很多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何让今天的观众能够接受和喜欢,是我们今天在重排时必须面对的问题。”
抢救性复排,展现经典的原汁原味
再现与传承艺术风貌,是一批经典之作在复排之初就担负的使命。
比如《梁祝》在越剧舞台上的经典地位无可置疑:几乎所有越剧演员都是以“梁祝”戏启蒙;越剧的所有流派都有自己的《梁祝》。上世纪40年代,袁雪芬和她的雪声剧团,整理修编了各种通行的“梁祝”版本,推出《梁祝哀史》,从此奠定了越剧“梁祝”戏的架构和规格。1954年,新中国拍摄第一部彩色电影就是越剧《梁祝》,由袁雪芬、范瑞娟和张桂凤主演,成为一代经典。
遗憾的是,电影拍摄完成之后,袁雪芬再也没有演过祝英台,她的表演艺术更多地存在于理论文献,而不是影像和舞台上。同时因为电影时长所限,“送兄”“哭灵”等早期《梁祝》演出版本中的经典折子都被剪掉了,之后几十年里也几乎没有在舞台上出现过。其中“送兄”在《楼台会》之后,祝英台借景抒情,唱词中嵌入了四季、花语,诗意地表达了两人的生离死别之情,对应了之前依依惜别却希望无限的“十八相送”,而“哭灵”则是“袁派”唱腔的代表作。此次复排《梁祝》,这些段落成为重点挖掘恢复的对象。“历来戏曲都是艺以戏传,对经典剧目的挖掘、恢复,既是再现大师风采,向老一辈艺术家致敬,也是为了汲取流派精华,保留艺术传承的根脉。”上海越剧院院长李莉这样表示。
口传心授,留存老艺术家的表演精华
作为一门舞台艺术,戏曲要传承,不仅靠戏,更靠一代代演员的精彩表演。沪上戏曲院团将经典剧目的复排和青年演员的成长密切挂钩,老一代艺术家的表演精华和心得,在口传心授中得以留存。
以上海京剧院的《曹操与杨修》来说,尚长荣在该剧中丰富了花脸的表现手段,突破了以往京剧舞台上对于曹操的脸谱化表现,探索了一条戏曲演员塑造个性化人物的道路。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告诉记者,早在多年之前,尚长荣就萌生了排演青春版《曹操与杨修》,将自己几十年悟出的艺术观念和表演之道传授给年轻人的想法。一年前青春版《曹操与杨修》正式建组,尚长荣亲自为董洪松、杨东虎、刘少军等青年演员开小灶。“唱和念都是心境。”在一次记者旁听时,他这样对青年演员说。那次他还说了很重的话,比如“你们现在对戏已经很熟了,但是会刻意做戏,老想着自己要有戏,不知不觉拉高了调门,韵就少了。曹操和杨修的对话,是两个高智商人物之间的言语交锋,每句话都有弦外之音。你们不要老想着声音是不是漂亮,不要简单地背台词,要揣摩人物心境,用准确的情感来塑造人物”。不过,也就是这样的不留情面,让青年演员获益匪浅。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