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下午两点半,李寿尊先生一行来到大众传媒大厦,与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会谈。会谈结束后,李寿尊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8月12日,本报记者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了补充采访。
李寿尊先生于今年4月初来青岛就任第十任韩国驻青岛总领事。生于1958年的李寿尊先生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如数家珍。他说:“这是我第四次在中国工作,年数加起来正好满十年。我的任期是三年,还要在这里工作大概三年的时间。再次到中国,我感觉变化非常大,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中国的发展是稳定的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二是中国人民越来越自信了,自信洋溢在脸上,看到这样的表情我非常欣慰。”
韩国和山东好比是“对门”
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总领事您好,今年7月22日在济南举办的“2015中韩图书版权贸易洽谈会”上,韩国驻青岛领事禹仁植先生(采访时,禹仁植领事在座)用了个比喻,山东就好比是韩国的“对门”。您也这么认为吗?
李寿尊先生(以下简称李):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韩国和山东就好比是“对门”(笑)。
中韩两国几千年以前就有了悠久的交流历史,在这段长久的交流历史中,韩国和山东的交流占了大部分。韩中两国1992年建交,其实民间合作早在建交前就开始了,过去23年来,经济交流与合作得到飞速发展,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也非常密切,现在一年大概有五百万人次互相来访,其中三分之一是与山东省交流。发源于山东的儒家文化,以及孔子、孟子、孙子、墨子等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韩国人也非常熟悉、了解,感觉跟山东省更为亲近。
记:您对山东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李:山东的自然风光好。山东人的想法、长相都跟韩国人非常相似。韩国人见到山东人,除了语言不通需要翻译外,其他方面看不出什么差别,就像亲戚一样。山东人的性格非常豪爽、诚实,这也是跟韩国人非常相似的一点。我觉得这样的相似性也是之前几千年来互相打开大门沟通交流的结果,与我们共同使用汉字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有关系。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韩国,我们都把儒家思想的哲学奉为道德的基准,这也是东亚文化的共同价值观。
韩国是东方礼仪之国,见客人的时候礼仪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礼仪的形成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三纲五常,这个“礼”就是三纲五常里的“礼”。
记:很多山东人都非常喜欢韩国泡菜,我们也喜欢韩国料理,您在中国工作过十年,最喜欢山东的什么食物?喜欢山东的什么景点?
李:夏天我喜欢喝青岛啤酒,最好的下酒菜是蛤蜊和扒鸡。泰山在韩国广为人知,我登过两次泰山,还记得山顶上刻的“五岳独尊”。在青岛周末会去爬崂山,并且想把它培养成我的业余爱好。崂山上的松树与岩石跟韩国的山十分相像,有一种在韩国爬山的感觉。
希望山东把韩国作为一个跳板
记: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这是今年中韩之间乃至亚洲地区的一件大事。随着协定的签署,作为中韩自贸协定的桥头堡,山东省和韩国间的交流合作无疑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您认为今后哪些领域是双方合作的重点?在这些合作重点领域中,韩方对中方有哪些期待?
李:到目前为止,主要是韩国企业到山东来投资,经贸方面往来非常频繁,今后可能会转变一个发展模式。这为各个领域发展上一个新台阶提供了一个好机会,随着关税的降低,两国人民都能以低廉的价格买到更多品种丰富的产品。记:交流,交往,影响,是双向的。
李:对。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去韩国投资,这与中国的走出去战略是相吻合的。韩国的消费者比中国少得多,但是韩国人性格非常活泼明朗,而且反应非常迅速,如果一个产品在韩国得到认可的话,在世界各国都会得到认可。希望山东把韩国作为一个跳板,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市场。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非常好的。
我注意到,最近的合作不仅仅局限在制造业,在医疗行业、文化产业以及it等领域方面不断扩大,这样,对山东的服务业也会有很大提高。
威海和仁川作为地方,正在进行试验。威海和仁川的发展也会进一步扩大到山东和韩国的发展,更进一步促进中国和韩国两国关系的发展。除此之外,在青岛、烟台,也不断构建中韩发展的产业园区。在韩国来看,以山东为出发点,作为中韩两国关系的关键,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记:青岛、威海、烟台、日照等沿海市是山东与韩国多年来的传统良好合作市,除了这些地方,山东中西部地区很多市也渴望能与韩国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不知道韩国与山东的合作中是否有这方面的打算?
李:韩中两国建交以来,韩国与山东省在贸易、投资、人员交流等诸多领域展开交流,而且交流关系日益深化。但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城市相比与韩国的交流与合作较少是实情。韩国也制订并推进与中西部地区的相关计划,中西部地区应该积极尝试推进与韩国的合作,让韩国企业看到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更具有优势。例如,内陆城市具有进入中国内需市场的优势,依托一带一路政策、通过中国铁路网将产品运往欧洲的物流优势。可以结合这些优势制定相关政策并积极向韩国政府和韩国企业进行宣传,这将增进中西部地区与韩国的交流与合作。
韩国的发展,得益于教育力量
记:我们在济南“2015中韩图书版权贸易洽谈会”上,看到韩国出版的《请给我换个爸爸》《大人们很吵》等韩国儿童图书,占了半壁江山,暖心而萌态十足,从故事情节到绘画风格,再到印刷包装均走温情路线,少说教,更侧重童趣与人性化的体验。山东人也特别重视家教,在这方面,您有没有好经验与我们分享?
李:韩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百年之大计。韩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热情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高的。韩国经济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飞速发展,也可以说是得益于教育的力量。
教育是对国家未来的一种投资,而儿童期是为未来成长发展打基础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尤为重要。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与以知识为主的教育相比,儿童期应该更注重以温馨的家庭教育与人性教育为本的素质教育。
记:近几年来,韩国的畅销图书主打温情牌,随笔、散文、诗歌作品多以描述亲情为主,关注亲情维系、家庭之间的温暖,这与儒家文化是不谋而合的,您怎么理解儒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李:虽然有人批判儒学文化已经过时,但最近它的积极作用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学家认为,在处于儒学文化圈的东亚国家,以家庭为基础的共同体意识、尊重教育等儒学价值对经济的快速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
儒学文化不仅对经济有影响,还可能会弥补家庭解体、利己主义膨胀等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现代社会对儒学的继承将可以为走到尽头的西方思想提供新的视野。
为避圣人名讳,改“丘”为“邱”
记:您上大学时的专业是中文系,并获得了中文学硕士、中文口译笔译硕士学位,后来在韩国外交部多年从事与中国相关的业务。您喜欢中国诗词吗?喜欢哪位诗人的作品?
李:大学时只是接触了一点中国文学,仅记得几个有名的作家和作品。那时比起小说,我更乐于学习诗歌。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很难理解,读过几遍之后理解了其中的意思,便觉得很有韵味,十分喜爱。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还有《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读来让人内心感觉很平静,越读越喜欢。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与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经常被人们拿来作比较,但这两位我好像都很喜欢。脱离现实,斟一杯酒小酌时就怀念起李白;回到现实就想起了杜甫。
记:中韩同属一个文化圈,或者叫儒家文化圈,相似的地方很多,请您具体谈一谈。
李:比如,受儒家思想影响,韩国一些名字会有避讳,韩国东南部庆尚北道道厅所在地是大邱,那里有大邱大学,我就毕业于那里,“邱”本来是“丘”,因为孔子的名字里有个“丘”,为避圣人名讳,所以改成了“邱”。
记:一个地区不管有多么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关键是在自己手里还剩下多少,自己对文化知道多少,对自己的文化资源挖掘了多少。山东有个“安邱县”,后来不知怎么成了“安丘县”。我们也是第一次听说,“丘”和“邱”,还有一个为圣人避讳的问题。在保留传统文化方面,韩国有好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希望在今后三年任期里担当起向韩国宣传山东的大使的作用,也希望大众报业集团能够向山东省人民更多地介绍韩国,让更多的山东人去访问韩国。
记:韩国人的名字都有特殊意义,如何解释您的名字?
李:我的名字,汉字是“李寿尊”。“李”是姓,“寿”是辈儿,我的哥哥弟弟,都用这个字,“尊”就是我自己的名字。我的父亲给我起的,算是一个期许吧,就是在社会上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不辜负社会和大众对我的期望,还有,就是保持住自己的这一份自尊。
非常想去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