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本市将“医联体”列入20项民心工程,选择和平、河西两区作为试点组建10个“医联体”。日前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和平区通过与医大总医院、中医一附院,河西区通过与天津医院、环湖医院开展合作,方便了居民基层就近就医,减轻了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压力。同时,河北区、南开区和北辰区也积极探索搭建区域“医联体”,合理利用区域医疗资源进行上下联动,以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
和平:专家社区边坐诊边带徒
和平区将医大总医院“医联体”工作重点放在解决居民看医生、取药、检验问题,将中医一附院“医联体”工作重点放在解决大医院医师多点执业、培育社区医院特色专科问题上,在南营门街、南市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试点,逐步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区域整体医疗资源利用率。目前,医大总医院派出12名专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坐诊,每天下午都保证有4名内科专家轮诊,中医一附院也根据社区需求派出10名专家坐诊;医大总医院和中医一附院专家还以师带徒形式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带教,社区医务人员也可以到市级医院“定制式”进修;社区不能开展的检验项目采样送至医大总医院,检验结果会及时反馈回社区,B超、X光片经社区诊断后传至总医院,由专家会诊后给出最终诊断结果;中医一附院在社区开展了康复治疗、小儿推拿等特色专科,并引进中医特色治疗仪器,提升了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两个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配备了医大总医院提供的50多种社区药品目录外的常用药,中草药与中医一附院同时进货、统一质控,居民再也不用为了取药跑到大医院。
河西:转诊大医院检查不排队
河西区友谊路街、东海街、天塔街、马场街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天津医院、环湖医院建立了“医联体”,2家三级医院共派出了神经内科、急诊科、骨科、康复科、医学影像科的11名专家到社区应诊。居民到4个试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如遇到不能开展的特殊检查和检验,社区医生会帮助他们转诊到三级医院,自动生成“零”号直接缴费后进行检查、检验,免去居民再次排队开单的等候时间。检查、检验的结果,患者可以回到社区直接在“医联体”自助终端机上打印,影像资料会传输至社区医生诊桌上的阅片屏。今后,河西区卫生计生委还将继续拓展“医联体”范围,让医大二院与全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接,实现区内三级医院—河西区医联体信息交互平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间的网络互联。
河北区:启动免费专家视频会诊
河北区卫生计生委也与区内四中心医院、解放军254医院、中医二附院3家三级医院,第一医院、第二医院2家区属2级医院,以及区内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成立了区域“医联体”。“医联体”内,以社区疾病谱确定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骨关节疾病等8种常见病、多发病和已确诊的慢性病作为视频会诊疾病,在“医联体”内二三级医院建立视频会诊中心,并综合各医院16个专业173名副高级职称以上专家建立专家库,启动了免费专家视频会诊和网上预约挂号服务。专家视频会诊服务会统一安排专家会诊时间,由社区医生结合病情以预约的形式在诊疗系统上提出申请,并上传患者的检验、影像、病历等资料,通过视频系统实施专家对患者远程会诊。
南开:探索专病特色区域医联体
南开区卫生局也以区域三级医疗机构资源为依托,黄河医院等二级医院为枢纽,建立了覆盖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区域“医联体”三级架构。黄河医院作为区域“医联体”的枢纽,建立了南开区区域检验中心,社区医院推送患者信息,黄河医院化验并上传结果,患者直接在社区医院打印报告;建立了南开区区域影像中心,实现信息化数据传输、影像报告集中归档和共享、患者自助打印报告;建立了区域分级诊疗中心,实现电子病历查询、诊间预约、双向转诊、检验结果共享等功能。在此基础上,南开区还积极探索具有专病特色的区域“医联体”,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与医大眼科医院的眼病医联体,建立了水阁医院与中心妇产科医院孕产妇转诊合作,建立了南开中医医院与南开医院中医转诊项目等。
北辰:远程诊断社区治疗
北辰区卫生计生委也建立了区内两所三级医院为龙头,基层医疗机构为网底的“医联体”服务框架。通过整合医疗资源,基层尤其是偏远地区患者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服务。在北辰医院建立了医学影像和心电远程诊断中心,基层医疗机构作为远程诊疗站点负责传输医学影像和心电数据,诊断中心的专业医师30分钟内即可将诊断报告传回基层站点,疑难重症患者可在1—2小时内提出进一步治疗方案。医联体内,基层医生可利用微信、医指通、电话等不同形式,为需要到上级医院诊治的患者进行预约转诊,为病情相对平稳的患者提供专业转诊建议和预约挂号服务,避免患者的盲目就医。对于疑难危重症或急需需手术的患者,基层医生会通过电话与三级医院联系,三级医院会预留床位优先服务基层转诊患者。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