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王国维说,“戏曲以歌舞演故事”,传统戏大多以历史人物和事件演绎故事。不过,张学良、周恩来、蒋介石等极少出现在京剧舞台上。由国家京剧院创排的现代京剧《西安事变》,就试图用皮黄腔来展现真实的历史事件。当红老生于魁智如何演绎少帅张学良?朱强扮演的周恩来会不会有马派味儿?蒋介石的形象在京剧舞台上如何把握?这些因素令这部戏看点十足。
立意 要塑造这个时代的偶像
近些年来,各京剧院团排演的新编历史剧不少,却很少触及与我们时代距离近的真实历史人物。现代京剧《西安事变》集结了编剧孟冰、导演娄乃鸣、孙桂元等资深编导,以及于魁智、朱强、李胜素等当红京剧名角儿。
娄乃鸣此前曾担任十几年的春晚小品总导演,还导演了《闲人马大姐》等观众喜闻乐见的情景喜剧片。不过,这却是她第一次导京剧,“我三岁的时候就到戏园子里经常看戏,京剧给我的印象是仙女啊什么的,是不可触摸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学了导演这门手艺,我更加崇拜和敬畏这个剧种。首先得尊重这门艺术,千万不要来破坏这门艺术。”
她表示,通过与于魁智、朱强、李胜素等名角儿接触,发现京剧演员有独特的舞台魅力。在京剧里,导演应该尽量少表现自己的个性,而是把舞台留给演员,“这些角儿们在舞台上就能获得掌声,我们也想过在舞台上运用多媒体等,不过随着一步步地深入,我把自己的个性收敛起来,渐渐地退回到一个消失的位置上。”
谈到这部戏的立意,娄乃鸣说:“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戏塑造这个时代的偶像,要告诉现在的孩子们什么是真正的偶像,那些在大时代的潮流中逐步觉醒,和自己作斗争的人物,这是一个艰难的成长过程。剧中的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是一个觉醒的过程,我们不是简单让他们亮亮相,而是要呈现这个觉醒的过程。”她认为,京剧本身是写意的艺术,排演这么大的一个真实历史事件,对演员来说是最难的。
主演说 于魁智:曾为张学良演出祝寿
于魁智将在《西安事变》中扮演主角张学良,他觉得在两个小时的演出时间里,一方面要呈现出整个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同时要运用京剧的唱念做打,展现出每个演员的特长。“我期望通过我们的创作和表演,让观众觉得看戏要比看教科书更生动。”
说到张学良,两个人虽然年龄相差60岁,却颇有渊源。早在1993年,于魁智随中国京剧院首次组团赴台湾演出,张学良便一连看了6场,并盛情邀请主要演员到家中做客,席间他连声称赞于魁智:“真是唱得好!”当他得知于魁智跟自己同是沈阳人时,更是激动不已,对于魁智说:“你是我的小老乡!”俩人情谊陡增。
1996年,张学良95岁大寿时,家人几经周折联系到于魁智,请他远赴美国为张学良的寿宴献唱。在听完于魁智的演唱后,张学良十分欢畅,自己也唱了几段。那次寿宴以后,张学良挽留于魁智等人在美国逗留了7天,而张学良每天下午3点到晚上8点,都如约赶到听于魁智唱戏,与他畅谈京剧。
正因如此,他对张学良有一种特殊而深厚的感情,“张将军是位传奇人物,是位平凡、真诚的长者。”22年后,于魁智终于得以在自己熟悉的舞台上诠释他心目中的张学良。
朱强:不会去刻意展现流派
着名“马派”老生朱强将在《西安事变》中扮演周恩来,他说:“据我所知,以往的《八一风暴》出现过,但用的人名是方大来。要是说实实在在的用周恩来这个名字,这在京剧舞台上,还真是第一次。”
朱强说,他们这代人是看着周恩来的电影、听着周恩来的故事长大的,接到国家京剧院邀请时既兴奋又忐忑。“现在年轻人讲偶像,根据不同的群体会分很多种,但是周恩来是全民偶像,崇拜周恩来的人太多了,不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不光有朋友还有敌人。而且经过了时间的积淀,大家对周总理的怀念越来越浓烈。”
为何京剧舞台上难塑造,朱强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周总理不唱,我在台上要唱啊。只要张嘴一唱,观众可能就觉得这就跟周恩来没关系了。俗话说,像不像三分样儿,无论是形象还是声音,要是完全不搭配,就把观众带跑了。我也在找一些人物身上有特质的东西,周总理手臂弯曲的形象深入人心,但那时周总理的膀子还没伤,难度真的挺大。”
朱强透露,他会在形象和声音上去尽力模仿,也会运用这些年的舞台经验去塑造周恩来的大爱大义,“要是观众说,还有那么点人物的影子,我就知足了。”这个周总理会不会有马派味儿?朱强笑着说:“我一来排练,就跟魁智商量过这事儿,马派跟演周恩来肯定没关系了。我演戏之前,从来不想流派。但是,马派是根深蒂固的东西,有时想不是马派都不行。如果观众觉得还是有马派味儿,那是忘不了我身上这个影子了。”
梅派青衣李胜素将在剧中扮演宋美龄,当她用京腔京韵对蒋介石喊出那句“darling”时,不知台下的观众是何种感受。铜锤花脸王越将扮演蒋介石,他在念白时会有意识地把语速放慢,展现这个人物比较城府、沉稳,遇到事变心里紧张却绝不外露。此外,杨虎城将由架子花脸胡滨扮演,青年演员吕耀瑶和朱虹分别饰演赵四小姐和杨虎城夫人谢葆贞。
幕后 专家论证会开了几十次
据国家京剧院张凯华院长介绍,该剧早在去年12月份就正式立项了,很长时间都用在前期的论证工作上,展现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要十分谨慎。今年3月份,还组织主创赴西安采风,考察了西安事变旧址、西安事变纪念馆张学良公馆、杨虎城将军纪念馆止园别墅、华清池五间厅、骊山兵谏亭、蒋介石藏身处等地。
于魁智透露,这个戏前前后后,邀请党史、戏剧专家等开了几十次的论证会。曾创作过《红白喜事》《黄土谣》等名剧的编剧孟冰,为创作《西安事变》十易其稿。他觉得如何让观众去接受和信服这些早已为人熟知的历史巨人,是特别难写的。为了解那段历史,他用了13天时间,闭门谢客,阅读了近40本有关西安事变的书籍和资料,直到事件的画面和细节清晰地再现于他的脑海中,又花了8个多月时间写剧本。
在写作过程中,孟冰觉得要呈现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艺术创作者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历史观是非常重要的。他用雨果的一句话来解读自己选取的历史观,“历史是钉在墙上的一颗钉子,让我们来悬挂我们的外衣。”孟冰认为,后人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探究真相,这次也查阅了很多边边角角的素材,其中也不乏吸引眼球的花边趣闻,但最终决定以正史来讲述这一事件,着重塑造的是张、杨二位将军为了民族大义做出的历史选择。
孟冰说:“通过看书,我在跟这些历史人物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我能理解他们,我也年轻过,也经历过那样一种热情,一种冲动,一种奔放,一种爆发。当时,张学良才36岁,杨虎城大他几岁,他们也是时代的年轻人,在那样一个大的历史变迁面前,他们那种对民族的感情,那种国仇家恨,那种激情,那种豪气,那种男子汉热血担当的精神,我特别愿意去展现。”该剧将于10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