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本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年纪,但合浦县西场镇的男孩陈升琪,已俨然成为家中的顶梁柱。在他1岁还未断奶的时候,爸爸便离开了人世,妈妈随后改嫁异乡,全靠家中年迈的爷爷奶奶将他拉扯大。
陈升琪7岁时,由于爷爷生病,他担起了家中重担,与奶奶一同下地劳作。如今,奶奶也日渐老弱,他不仅肩负家中大部分的劳务,还刻苦完成学业。这名00后在多年逆境中,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挺起脊梁敢于担当,感动了无数人
7岁开始下地干农活
陈升琪出生在合浦西场镇一个名叫花树冲的小村子里,整个村子就几十户人。2001年,刚满一周岁的陈升琪,家中突发变故——爸爸因病撒手人寰,妈妈两个月后改嫁异乡。
此后,陈升琪的爷爷由于思念儿子过度,时而旧疾复发,大脑神志不清。在陈升琪7岁的时候,爷爷病情突然加重,变得脾气暴躁六亲不认,偶尔还做出些危险的举动。当时,家中的光景可以用“惨败”来形容。两位叔叔带着爷爷四处求医,他和奶奶留在家里,刚上小学的他开始承担家中劳务,从简单的洗碗洗菜到繁重的喂猪种地。
从那个时候起,花树冲的村民们经常会看见个头还没有锄头高的陈升琪,吃力地拖着农具跟在奶奶背后,有模有样地锄地耕种。
“一开始还觉得干农活挺新鲜的,后来就觉得很累,但是没敢说,害怕一说出来,奶奶就不让我干了。”陈升琪告诉记者,他每天放学都会早早跑回家里,把活抢过来干。
特殊经历令他沉默寡言
虽然对于这个孙子,爷爷奶奶从不吝啬他们的疼爱,却一直无法填补至亲不在身边给陈升琪心里造成的缺失。
四五岁的时候,陈升琪渐渐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孩子不同,他心里常想:“别人家的小孩都有爸妈叫,为什么我却没有?”但性格内向的他,却从没有询问过家人。有时候在学校里,一些顽皮的同学会拿陈升琪的身世开玩笑,甚至背地里讥讽他,说他是个“孤儿”。他很难过,但也总是埋藏在心里。特殊的经历,让他显得比同龄人更沉默寡言。
在三年级的一节体育课上,一名个子矮小的妇女,突然来到学校看望陈升琪,并自称是他的妈妈。霎时间,他犹如触电一般无所适从,“整个过程,我就僵在那,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问我过得怎么样,虽然只有短短十来分钟,但觉得时间过得好漫长”。妈妈走后,周边同学一拥而上,对着陈升琪惊呼:“原来你不是孤儿。”
如今说起妈妈,陈升琪显得非常平静,“从出生到现在,只见过她4次,每次都是匆匆而别”。他还知道,妈妈就改嫁在隔壁乡镇,还育有一儿一女。
对于多年前妈妈为何不辞而别,陈升琪并不愿深究,“不想打搅她现在的生活,只希望她如果有心,可以多回来看看爷爷奶奶”。
15岁已是地道庄稼汉
今年秋天,陈升琪升到合浦三中读初一,由于在校住宿,他每周待在家里的时间只有两天。他很不放心家里,因为奶奶的腰椎一天比一天差,爷爷的病情也不稳定。
今年8月份,合浦连降多天大雨,多地农作物受灾,陈升琪家也遭了殃,一亩多的禾苗倒伏大半。那段时间,陈升琪常常冒着大雨,泡在田里修渠排水,一干就是一两个小时。
国庆7天假期里,陈升琪一直呆在家中没有外出。每天早上,院里公鸡一打鸣,他便爬起来劳作。除了写功课,就是下田干农活。“一年的口粮都只靠这一亩几分地,可不敢耽误。而且很多重活奶奶已干不动了,只能等我放假回家才能去打理。”
下田劳作七八个年头,15岁的陈升琪已是一个地道的庄稼汉。说起“什么时节犁田插秧最合适”、“什么品种的甘蔗最丰产”等话题,他总是头头是道,并笑言“如果学校考试是考农耕方面的题材,我肯定能拿个满分”。
现在,每到寒暑假,村里哪家缺人手干活,都会叫陈升琪帮忙,并按市场行情结付工钱。“一天能够挣个一二十元,他命苦,但特别勤快,大家都想帮一帮他。”一名村民对记者说。
梦想以后做一名厨师
陈升琪的事情渐渐被周边的人所了解,范围越传越广。9月中旬,一家电视台曾播出过陈升琪的经历,感动了不少人。网友纷纷在网上留言:“苦难使少年成长懂事,这是个真正的男子汉”、“希望这孩子能够坚强地走下去,满满的正能量,让人看到了希望”……
说到未来,陈升琪希望自己长大以后能做个厨师。他苦笑着解释:“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有时候连青菜都没有,只有一碗白米饭下肚。做了厨师就再也不会饿肚子了,还能做好吃的回馈给村里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据了解,目前北京一家餐饮公司负责人承诺,表示愿意帮助陈升琪实现梦想,免费向他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另外,还有一名爱心人士表示,可以负责陈升琪从现在到大学的所有学费和生活费。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