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人才 — 中国“祥子”征服挑剔“质检”
中国“祥子”征服挑剔“质检”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5/10/13 10:00:57  阅读[1234]


  自1936年在老舍笔下诞生,走过近80年的经典人物“祥子”,不仅第一次踏上了歌剧舞台,而且远渡重洋,巡游歌剧故乡意大利。


  9月23日至10月5日,由郭文景作曲、徐瑛编剧、易立明执导并担任舞美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骆驼祥子》,先后登陆意大利都灵、米兰、帕尔玛、热那亚、佛罗伦萨五座城市,为意大利观众开启一扇了解中国艺术、东方文化的窗口。

  跑到世界歌剧圣地唱歌剧,且站在商演起跑线上,“祥子”拼的可是真刀实枪——任何假把式都逃不过意大利观众挑剔的“质检”体系。

  “中国制造”

  意大利观众开眼界

  当地时间9月23日晚,都灵皇家歌剧院灯光璀璨。在这座1740年建成的古老剧院里,“祥子”唱出了在意大利的第一声咏叹。这场“想看的观众比票多”的演出,同时受邀成为着名的“米兰都灵国际音乐节”闭幕之作。之后,“祥子”陆续造访米兰音乐厅、帕尔玛帕格尼尼音乐厅、热那亚卡尔洛·费利切歌剧院、佛罗伦萨歌剧院,以歌剧或歌剧音乐会形式,讲述一个农村青年在北京城里的奋斗与悲情。

  城市不同,剧院不同,观众的情绪却是相同——看剧之前好奇,看剧之后兴奋。每一场演出结束时,剧院内都会涌出此起彼伏的叫好声“Bravo!Bravo!”当地观众对这部中国题材、中国原创、中文演唱的歌剧,回报以非同寻常的热情。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每当舞台上出现城楼、胡同、市集等老北京图景时,深谙观演礼仪的意大利观众竟也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定格下这难得一见的异域风情。

  面对观众好评,都灵皇家歌剧院院长沃特·威哥纳诺流露出一丝小得意:“2014年我去中国国家大剧院观看《骆驼祥子》首演,就感受到了难忘的艺术体验,如今看来,把它引入意大利是个正确的决定。许多西方作曲家创作的现代音乐,意大利观众听完都不太接受,而他们却如此喜欢这部现代音乐风格的中国歌剧。”

  佛罗伦萨歌剧院艺术总监皮兰杰罗·孔特同样直言,观看一部完全用汉语演唱的中国歌剧,是独一无二的艺术体验,“中国国家大剧院带来的不仅仅是一部歌剧,更是一次很棒的机会,为意大利观众带来了更宽广的文化视野。”

  “奢侈的拒绝”

  意大利乐评开脑洞

  “祥子”的到来,不仅带起了观演热潮,也激起了意大利业界的反思。

  当地时间9月29日,都灵《观点报》刊文《意大利失去人力车,只能步行了》(意文直译)。作者迪·保罗·维塔雷将歌剧《骆驼祥子》赞为“中文版《阿依达》”,“中国人创作出了这样一部具有音乐美感的歌剧且搬上了我们的舞台,这不是新闻。真正的新闻是,最初中国国家大剧院方面在发给意大利一些剧院演出申请后,并未收到回复。”

  接下来,作者抛出了一连串反思:“意大利人过于本土主义,并因此拒绝了一次诱人的机会。我们的很多剧院、音乐机构,纷纷宣布破产,取消演出计划,而负责人又对诸如此类美好的演出说‘不’,进行奢侈的拒绝。这些负责人应该马上递交辞呈。”在他看来,中国拥有巨大的文化市场,而国家大剧院展现了“最大可能性的权威度”,“意大利的剧院应该创造出更多与中国北京国家大剧院的合作关系。要不然,失去了祥子的人力车,我们就只能步行向前了。”

  客观审慎又不乏洞见的评论,反映出的是意大利业界对“祥子”巡演、对国家大剧院的关注度。事实上,意大利当地媒体对“祥子”确实感兴趣。拥有国际声誉的意大利《新闻报》,早在9月20日便对该剧此行进行了大版面报道,标题很有意思,“中国歌剧来到意大利,带给我们一个讯息:我们有事干了。”此后,其又连发两篇跟踪报道,认为该剧“将西方音乐置于中国文化的背景之上,传递出令人惊喜的力量。”

  此外,《晚邮报》《新闻报》《19世纪报》《今日报》《国家报》,以及意大利国家电视台、意大利发行量最大的周刊《全景》等,均将目光投向了歌剧《骆驼祥子》。“这是令人惊讶的媒体报道盛况,我们如同在追着祥子的车轮跑。”《歌剧》杂志总编萨比诺说。

  “孤独不在”

  中国歌剧加码自信

  “以前,是孤独;这一次,跟着国内的大团队,是自信!”

  在《骆驼祥子》中饰演刘四爷的歌唱家田浩江,15年前第一次在意大利演出歌剧,便是在热那亚卡尔洛·费利切歌剧院。如今,他再度登上这个舞台,是演唱来自中国的《骆驼祥子》,而内心的波澜则化作了这样一句简单却深沉的话。更令他如沐春风的是来自观众的回应,“我唱了这么多年歌剧,太熟悉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感了,意大利观众对这部剧是真心的认可、喜欢,绝非礼节性的鼓掌。”

  巡演接近尾声,田浩江找来一张歌剧《骆驼祥子》海报,请巡演团队签名留念,从指挥、主演、乐团、合唱团到大剧院幕后工作人员,甚至包括意大利“地陪”人员……对他而言,这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旅程。其实,对中国歌剧而言,“祥子”同样具有标志性意义。乘着“祥子”的人力车,“中国力量”迸射于世界舞台——

  以国家大剧院为领航者,中国原创歌剧创作所呈现的风貌与水准;以郭文景为代表之一的中国当代作曲家,在西方技法与中国根脉、现代诉求与传统坚守之间融合、升华所付出的实践;以孙秀苇、田浩江、韩蓬、宋元明、金郑健、周晓琳等为缩影的优秀华人歌唱家,在歌剧艺术之路上的跋涉与荣耀……

  “跟中国所有热爱歌剧的朋友一样,我们始终盼望中国歌剧能有所突破。”为此番巡演掌舵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指挥家张国勇说:“用世界性的艺术语言来讲纯粹的中国故事,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走进西方主流文化艺术的视野,《骆驼祥子》这次完成了使命!”

  中国歌剧需要“骆驼精神”

  巡演收官,伴随的热议和喜悦亦将渐渐淡去,不过“祥子”向经典进发的路还要继续。

  有业内人士统计,世界范围内生产的歌剧多达3000多部,然而常演的也就50部左右。《骆驼祥子》是国家大剧院这些年来歌剧制作经验的积淀萃取,在各方面均已成熟,这样的剧更应该在今后常演、多演,精益求精,因为经典的锻造就是在一次次、一场场演出的打磨中完成的。而且,作为中国原创歌剧的典范之作,如何更加扩大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此番赴意巡演只是好戏开场,如何将精彩继续,更需考虑。另外,如何依托优秀作品,培养更多能够纯熟驾驭歌剧演出、做到“人托戏”的歌唱家,也值得思索。

  总之,中国歌剧要提升、精进,离不开坚韧不拔、奋力向前的“骆驼精神”,无论对艺术机构还是艺术家个体而言,皆如此。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