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图书馆年度大展——甲骨文记忆展在国图南区的典籍博物馆开幕。展览从国图35651片馆藏甲骨中挑选出65片代表性珍品展出,展出数量之多为历年罕见。值得一提的是,展览注重文化普及,通过声光电展示方式和互动游戏等手段,方便参观者了解甲骨文文化。
众所周知,甲骨是中国商周时期用于占卜和记录占卜内容或其他事项的龟甲和兽骨的总称。不过,到底怎样用它来占卜,以往的文字介绍总让人感觉很抽象。此次展览在序厅内就以多媒体方式演示了甲骨的占卜过程。序厅中央立着一块一人高的甲骨形状投影屏幕,参观者站在屏幕跟前伸出手臂,就可以在屏幕上选择想要占卜的内容,如天气、出行、战争、田猎等。选定一个类别后,屏幕上就会出现钻凿、灼烧甲骨的过程,屏幕上的甲骨还会翻转过来,显示出背面出现的裂纹。对这些裂纹的解释也同时出现在屏幕上,告诉人们占卜的结果。
甲骨文中记载有丰富的天文气象和历法,其中用于历法纪年的天干地支影响深远。为了让参观者形象了解干支纪年法,展览还模拟出一个立体的天干地支年历表的表头。一圈10根一人高的灯柱代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灯柱围合的地面上投影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每一根灯柱上还列举了该天干与地支相配后的六轮的写法。现场有参观者称赞,“用这个办法学习天干地支纪年法,既轻松又形象。”
为了吸引人们在这里停留时间长一些,典籍博物馆选取了不少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内容展示出来。在甲骨姓属林内,绿色小树林的每一片树叶上都写着一个甲骨文文字。这些文字要么是人的姓氏,要么是十二生肖的名字。专家介绍,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百家姓》实收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计438个。这其中如左、齐、宋、成、杜等一百多个姓氏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穿过树林,找一找自己姓氏的甲骨文写法,颇有乐趣。
专家还介绍,在已发现的4000多个甲骨单字中,有1500多个被学术界辨识出来。另外还有约500个学术界做过考释,不过还未达成共识。展览便通过一个小游戏激发人们认识甲骨文的兴趣。在一面布满暗门的墙上,每一扇暗门的表面都写着一个甲骨文文字,打开暗门就可以看到隐藏在门里面的现代汉语对应文字。而那些没考证出来的甲骨文,暗门里就给出一个大大的问号。这反而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围聚在跟前,争相猜测这些文字的含义。
充满乐趣的展览,同时兼顾学术性。为了让有心研究甲骨文的参观者得到良好的指引,展览展出了在甲骨文研究历史中颇具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共五十余种。这其中既有董作宾、胡厚宣等甲骨金石大家的着作,也有海外汉学家、考古学家对甲骨的研究着作;还有殷墟考古的挖掘报告,以及甲骨文研究资料的汇编,涵盖甲骨文考释、研究性着作、工具书等三种类型。
典籍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展览将免费展至年底,具体闭展日期将视参观者的需求而定。
小知识
甲骨和甲骨文
甲骨是迄今发现的商周时期最重要的文献载体。它曾被深埋地下3000多年,自从清末被发现以来,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甲骨上刻写的文字即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它不仅为中国古代史书记载的殷商王朝提供了真实可考的证据,更将那个时期的社会百态一一呈现在人们面前。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