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人才 — 温骧:接续传统绘画的精气神儿
温骧:接续传统绘画的精气神儿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5/10/15 11:00:53  阅读[1259]

  10月1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大美寻源 翰墨薪传”温骧作品展,将亮相国子监博物馆。作为艺研院特聘研究员,六十出头的温骧这两天一头扎到宋庄艺术区,亲自查验行将参展作品的装裱。“按照中国绘画传统,从泼墨开笔到装帧制作,都属于创作的一部分,马虎不得。”他说。

  据了解,温骧这次展出的70余件国画绝大部分为“大块头”,丈二、丈六、八尺,尺幅不一而足。这些年他所有的创作就是“对古典绘画的学习,对祖先遗留文化的理解,要把这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传承下去。”

  在如今喧嚣的艺术圈,温骧的名气并不是很大,可他又的的确确算得上绘画“老人”了。早在1993年5月,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中共中央统战部、文化部协办的“温骧画展”,就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了其创作的近70件作品。次年,他创作的《静静的山林》又入选了第八届全国美展。至于以艺术总监名义,参与北京饭店、颐和园、中国电影博物馆等重大建筑工程的厅堂艺术设计,更是不胜枚举。

  不过,他很享受当下这种“不红不紫”的状态。“如果要以市场成交来衡量,我的确只能算边缘化的那一部分。但绘画和市场完全是两码事,绘画体现的是修为与意境;市场是买卖人的生意。”温骧透露,他曾经因为没分清楚二者的关系,走过一段弯路——上世纪90年代初,不到40岁的他随潮流追求时尚性和标新立异,创作出的作品偏离了传统绘画的路子。“片面讲技巧性,宣扬画面效果是错误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才是国画的根儿。”温骧至今依然很感念在故宫临摹古画的那5年。

  据温骧回忆,偏好小写意绘画的母亲早年常和清末一帮翰林交流创作,“后来她告诉我要到故宫去看画,这是必修课,因为绘画精品都藏在那里。”上世纪70年代末,从黑龙江军垦农场插队回京的温骧很快逮到了“进宫”学画的机会。那时候故宫藏画条件远没有现在好,只能在春秋季节,将藏画拿出来边展览边晾晒。“那是一个人人都拼命追回已逝去时光的年代,故宫里的工作人员不仅不限制你临摹,还鼓励你这种好学的劲儿。”温骧说,他曾经把那些当年故宫殿试所用的桌子支起来画画,抑或跪在地上画。在那里,他见识到了大量宋元明清时期的古画精品,每隔一段时间,就与范宽、马远、董元等古代大家在绘画世界里神交。

  也正是这段看似非科班,却又源自正统的自学,让温骧打下了较好的古典绘画基础。“国画是一门内敛的学问。绘画也存在文化断代的问题,我要做的就是接续传统绘画的精气神儿。”在他看来,失去传统精华,就失去了中国绘画的灵魂。“那些宣扬自己学了某种新型造型主义,就开始胡涂乱抹,根本算不得什么创新。”他说,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不少人想通过新颖的形式出彩,往往连昙花一现都实现不了,“艺术来不得半点儿虚伪。胸中有丘壑,笔墨才不会空洞。”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