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省卫计委通报9月全省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监测评估结果,符合防控要求的不足一半,广州已有70个监测点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超标,其中番禺区小谷围街、海珠区琶洲会展公园、增城区锦绣新天地花园更是呈现高密度。
9月,全省共设置2311个监测点,符合防控要求的有1059个点,占45.8%;低密度有591个点,占25.6%;中密度有436个点,占18.9%;高密度有225个点,占9.7%。
根据监测结果,此前的潮州市登革热疫情发病高峰已得到有效遏制,在138个监测点中,96个符合防控要求,登革热媒介伊蚊为高密度的状态的有10个,占7.2%。省疾控专家表示,这意味着疫情进入多点散发及小规模聚集的低位发病阶段,遏制发病高峰和控制疫情扩散蔓延工作已见成效。不过,他们也提醒,广东还处于登革热发病高峰季节,气候因素有利于蚊媒滋生,发生登革热的风险仍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区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虫密度监测结果显示,广州的番禺区小谷围街、海珠区琶洲会展公园、增城区锦绣新天地花园呈现高密度。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该中心在全省各地开展的每月一次的登革热媒介伊蚊常规监测基础上,在重点地区另选定监测点开展强化监测,为科学防控登革热提供依据。
疾控专家呼吁,广大市民人人动手,做好防蚊灭蚊的工作。各级单位应针对办公室、单位内部绿化区、庭院、假山及水池等各类场所开展翻盘倒罐、清理孳生地等工作,开展灭蚊行动,降低蚊虫密度。市民应自觉对家庭内的花瓶、花盆及花盆托盆等蚊虫孳生点进行清理,并定期灭蚊。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和骨关节疼等症状,及时就诊。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