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生活 — 珠海市将打造110公里生态堤防 将要上演绿野仙踪
珠海市将打造110公里生态堤防 将要上演绿野仙踪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5/12/9 16:30:28  阅读[1112]

  市政府常务会议近日审议并原则通过《珠海市生态堤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审议稿)》。我市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目标,将结合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评价指标体系河湖生态护岸比例达到70%,生态堤防比例达到40%的目标,打造林水相映生态堤防、营造宜居宜人的生态环境。为此,珠海在未来三年,将把四大联围、四小联围、横琴海堤、鹤洲海堤等共约110公里堤段建设成为生态堤防——

  专家建议:生态堤坝建设 安全自然为主

  调查显示,我市已有的生态堤防主要在白蕉联围、乾务赤坎大联围、小林联围、斗门四小联围、淇澳海堤等部分堤段,总计不超过60公里。实地走访了解到,这些堤段主要是在利用和保护外滩原有树种基础上,加强园林绿化的增植,树种单一,美化形式也较为单一。

  初步的摸底调查还显示,我市目前相对比较具备实施生态堤防条件堤段大致有:四大联围、四小联围、横琴海堤、鹤洲海堤等堤段,共计约110公里。

  我市目前已建成的所谓生态堤防,主要以利用和保护外滩自然生长的树种为主,形式较为单一。这样的生态堤坝缺乏植物多样性,不够美观,且亲水性不够。

  据悉,横琴新区的建设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生态堤段的设计方案完善,美化绿化效果明显。横琴海堤芒洲片区生态堤段加紧推进中,斗门区四小联围一期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前期施工准备基本就绪,即将动工。

  “生态堤坝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挖掘生态旅游经济资源价值。”姜忠表示,在满足防洪(潮)安全的前提下,对于现有生态堤防以及具备生态堤防实施条件的堤段,可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城市景观、休闲、旅游和生态等要素,营造和修复多种植物配置的海堤岸线环境,创造林水相映、人水和谐共处的亲水生态环境非常有现实意义。

  姜忠进一步强调,海堤的滩岸与堤防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保堤必须固岸,固岸必须保滩”,这是一条经过多年实践检验的普遍的经验。为此,生态堤防建设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有一定宽度和高程的外海侧滩地。通俗讲,就是要有实施生态措施的场地,要有开展种植的基本条件。此外,适宜的水流,地质、土壤条件等,当然包括气候条件,也是生态堤防建设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近期的走访调查显示,珠海防灾减灾工程中的海堤外侧以外大多数并无滩涂湿地,具备生态堤防建设条件的堤段整体比例不高。并且,海堤重要的功能是抵御台风暴潮的袭击,对迎水面抗风浪冲刷能力要求高,大多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等高强度的刚性结构。在这样的堤坝结构下要建成生态海堤,技术上存在瓶颈。

  另外,在部分城市发展需求强烈的堤段,生态堤防建设难度较大,需要结合工程措施才具备实施生态建设条件。另一方面,海堤建设为公益性项目,基本依靠政府财政投资,资金压力会较大。

  现状调查: 堤坝功能重防洪轻生态

  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是省确定的“十项民心工程”之一,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自2003年起,珠海着力打造由白蕉联围、小林联围、乾务赤坎大联围和中珠联围四宗联围的加固达标工程组成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按时优质铸造铜墙铁壁以抵御百年一遇大洪潮侵袭。其中,作为珠海城市防洪保障的重要补充,斗门区北部四小联围海堤达标加固工程也于今年全部完成并达标。

  记者日前跟随专家实地走访四小联围堤段,详细了解堤围相关现状。据悉,目前,整个珠海境内堤防总长约400公里。随着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推进,我市近年建设外江堤防总长达到281公里。据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介绍,斗门地处岭南水乡,水网尤其密集。统计显示,斗门区内主要的水利工程总计七大联围,即乾务赤坎大联围、白蕉联围、小林联围白藤湖堤段、大沙联围、上横联围、竹银联围和三沙联围等。刚刚竣工完成的四小联围就有堤围总长65.97公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斗门四小联围水利堤防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遍存在堤身低矮单薄,水闸残旧等情况,工程建设标准较低。施工方解释,原防洪标准为二十年一遇,个别堤段低于二十年一遇,每逢台风暴潮和西江洪水影响,四小联围均有不同程度的险情。为此,这些堤段历年都是市防汛工作的重点。曾经因为受“05·6”西江百年一遇洪水的影响,四小联围多处堤段出现渗漏、漫顶和缺口等险情,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较大影响。四小联围防加固提升工程的完成对于防汛意义重大。工程的竣工可承担起捍卫人口3.41万人,保护农田面积6.83万亩重任。

  承担《珠海市生态堤防实施方案》编制任务的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珠海分院副院长姜忠介绍,从近期调查情况显示,珠海原先建设的堤防按照相关建设标准,重点在满足防洪潮安全需求,比较少考虑生态方面的问题。为此,目前,仅有白蕉联围、乾务赤坎大联围、小林联围、斗门四小联围、淇澳海堤等部分地段因地制宜,按照生态堤防做了一些必要的处理。“据我们初步摸底,这些堤段共约60公里左右。但是,即便是这些生态堤防,也是主要利用和保护外滩原有红树林等喜水植物为主,与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堤坝要求存在差距。”姜忠表示,调查显示,目前,我市就这样单一形式的生态堤防占比也仅约15%,比例严重偏低。现状的形成与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设计标准,经费等诸多因素有关。

  目标任务: 力争三年内,生态堤防比例达40%

  生态堤防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水利工程。生态堤防可改善生态环境,增添文化氛围,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共同可持续发展。

  《珠海市生态堤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审议稿)》明确珠海市生态堤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从2015年开始启动,力争到2018年,实现生态堤防占全市总堤防比例达到40%的目标。

  具体要求,生态堤防建设在满足防洪(潮)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城市景观、休闲、旅游和生态等对堤防多功能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尽可能营造人水和谐共处的亲水环境。一是通过植树造林,进一步提高骨干河道及外江堤防的防洪能力,实现骨干河道防汛通道畅通,为提高堤防长效管理水平打下更好基础;二是充分挖掘堤防的土地资源潜力,通过堤防生态防护林建设,实现既加固堤防,又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的目的;三是通过打造林水相映的生态堤防、营造宜居宜人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挖掘生态旅游经济资源价值,积极配合幸福村居水生态文明建设。

  具体为,通过开展珠海市生态堤防方案研究工作,指导下阶段生态堤防的设计与施工;通过3年建设,实现全市生态堤防比例达到40%的目标;通过生态堤防建设,提升山水田园原乡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积极配合生态乡村度假旅游区开发建设。

  实施步骤: 先缓后急分阶段推进

  《珠海市生态堤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得到实施将按照“统筹兼顾、先缓后急”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具体为:

  第一阶段(2015年8-12月),开展研究,落实示范段和示范点,取得经验后推开。12月前横琴新区负责完成横琴海堤芒洲片区生态堤段建设;斗门区负责完成四小联围一期工程生态修复建设,作为两个示范点。

  第二阶段(2016年-2017年),开展前期筹备,分步实施。明年12月底前,各区根据《珠海市生态堤防实施方案》加强筹备,横琴新区负责完成十字门至富祥湾堤段生态修复建设;斗门区负责完成四小联围二期工程,包括河麻溪、涝涝溪等堤段的生态修复建设。2017年12月底前,各区负责完成前期报批并启动生态堤防建设工作。

  2018年进入第三阶段,全面完成全市生态堤防建设任务,使全市生态堤防比例达到40%目标。

  工作进展: 实施方案正加紧编制中

  记者从市海洋农业和水务局获悉,为推进“生态堤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已经通过公开招投标赢得《珠海市生态堤防实施方案》编制任务,相关工作开展顺利。

  作为扎根珠海多年的水利工程专业团队,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珠海分院已组成专家团队启动了对全市的堤防工程摸底调查工作。

  “首先要做的就是摸清全市防灾减灾工程状况,了解具备生态堤防建设条件的堤防,有的放矢,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提升完善。”姜忠坦言,这一项相对复杂的工程,目前收资和调研工作全面铺开。预计2016年2月,可编制完成《珠海市生态堤防实施方案》送审稿,供更高一级的专家进行评审。

  专家还特别强调,推进生态堤防建设要特别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安全问题放在首位,生态堤防的建设必须是在保证安全前提下进行,包括堤防自身的安全、水道行洪安全以及人在亲水时的生命安全等。其次,是自然问题。生态堤防的设计和施工一定要遵循自然原则,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此外,生态堤防建设必须与城市环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