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晚报刊发了《北站隧道爱心墙被取缔 咋回事?爱心!爱心呀!》一文。曾经在朋友圈、微博广受点赞的北站隧道爱心墙被叫停的消息一经传出,引来了不少市民的热议。然而在昨日,网络又传北站隧道爱心墙不会被取缔了。记者从辖区联盟街道办得到证实,爱心墙因不规范等问题遭市民投诉后,按照昆明市相关规定,本应对其取缔,但考虑捐赠和受助双方的需要,改为放置爱心桶并加强管理。
疑惑
爱心墙重生了?时隔一天改为放置爱心桶
2月14日,联盟街道办相关工作人员向晚报记者表示,14日上午昆明市数字城管热线接到市民投诉,将爱心墙情况反映至辖区社区。社区于当日早上已将爱心墙取缔,并清理了衣物。但很快,爱心墙上又挂上了衣物。
“取缔”报道刊登后,不少媒体也于前日来到了北站隧道爱心墙,并采访了联盟街道办。据某媒体报道,就爱心墙的未来,联盟街道办给出了不同的答复:并不是取缔,只是把捐赠的场所做得更规范,以后大家有要捐的衣服只要清洗、整理好,尽管拿来挂在爱心墙上。“15日下午我们专门买了桶,就是怕他们把衣服乱扔,还加派人员巡视。”
昨天上午,晚报记者再次走访了北站隧道爱心墙,除了满墙的衣服,并没有见到联盟街道办新添置的两个爱心桶。仔细翻看墙上的衣服,当中有不少已经破旧不堪,部分衣物还沾满了灰尘和异物。
记者随机采访了途经北站隧道的20位市民,有8人表示并不知道这里有爱心墙。市民苏阿姨说:“看着挂成这个样子,以为是住在这里的人拿出来晒的衣服。”
“做公益还是要有规范,不然大家都来整爱心墙,到时候昆明就是个晾衣场。”从事公益的陈先生表示,“可以通过义工的方式把爱心墙收拾得更干净,不同的衣服也应该分类放置。那些不干净的衣服要及时拿走,不然,反而对受助的人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北站隧道近两小时的采访中,除去一名生活在隧道的中年男子老钟前来收拾衣服,记者再未看到有专人管理。
朝令为何夕改?
“考虑捐赠和受助双方需求”
“前两天才说要取缔,怎么现在又不取缔了?”这是昨天朋友圈里出现最多的评论。到底咋回事?晚报记者再次来到联盟街道办。
“桶又不在了?”联盟街道办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在向北站社区了解情况后说:“刚刚新买的桶,连着衣服一起被偷了。”才买的捐赠桶丢了,让街道办工作人员哭笑不得。昨日,联盟街道办出具了加盖公章的书面说明《让“爱心墙”规范起来》并表示,本应对爱心墙取缔,但考虑到捐赠和受助双方的需要,并未取缔。而是由社区人员及时对现场进行清理规范,同时在爱心墙的墙角添置两只大号爱心桶用于放置爱心人士捐赠的衣服。
“现在各方面都没有明确说法,它(‘爱心墙’)到底可不可以弄、怎么弄?既然有爱心人士在做,我们就尽量规范一下,不然堆了一大堆很难看,还有内衣内裤肯定没人要,最后都只有我们来处理。”联盟街道办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社区工作人员要加强巡视,引导捐赠者将衣物放在桶内,不要乱扔。
有无安全隐患?
缺乏监管有传染疾病的可能
“爱心墙的出现,其主体是爱心的表现,但它确实存在传染疾病的可能性和安全隐患。”疾病预防控制专家认为,爱心墙上所挂的衣物,大多无法查清衣物来源以及该衣物主人或使用者的具体情况,在源头无法控制的情况下,也将存在皮肤病及接触性传染病传播的可能。“当下的部分爱心墙,基本处于无监管的状态,谁都可以挂衣服,谁也都可以取。”而另一方面,衣物捐赠时应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但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只能做到日常清洗和日晒,无法达到专业的消毒水平。
“从理论而言,爱心墙的衣物捐赠应该有更加明确的规范以及严格的操作方式,并进行统一的清洗消毒,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没有这些规范和过程。”其表示,需要具有公信力和清洗消毒能力的机构来统筹管理“爱心墙”,才能让爱心墙发展得更为顺利,也让受助者真正得到温暖及健康。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