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看惯了传统水墨的山水人物,也厌倦了机械的定格照片,如果不是看到他的画,你无法想像还有这样的艺术表达形式。这似曾相识的一瞬,可以让思想刹那穿越到某时某地的亲身感触,似是而非的画面,不管谁都能在内心找到一丝认同。这就是叶剑青的风格,气场强大到可以将观者笼罩于云雾,在水中看世界如扭曲的梦境照进现实,以及千变万化的观音像,都能让你感受到他与众不同的精神世界。你不会排斥,更不会谓之怪异,因为这是每个人都有所经历,却忽略遗失的那部分美好,而在这里却独成体系,用画面表达的淋漓尽致。
正文
每个人的初始经历都或多或少影响着人生的全部进程,特别是80年代的改革开放,社会的巨大变革和激烈的思想碰撞,让1972年出生于浙江宁海的叶剑青在求学之路上刻骨铭心。叶剑青从临摹《芥子园画譜》开始,梅、兰、竹、菊画的一丝不苟,然后穿梭于杭州各个画室,接触到现代主义色彩的作品。不管是在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进修期间的激烈讨论,还是到北京中央美院后的所见所闻,不同的生活感触激发着他艺术创新的花火,在历练中探索和自省,他自己的路和中国绘画之路该何去何从。也许那个时期的新生代,骨子里都会被植入一股创新求异的裂变基因,尤其对于叶剑青,无形中责任加身。从1994年考入中央美院,到1998年获中央美术学院冈松家族艺术基金一等奖,从2007年获造型类油画博士学位,到任教于中央美院壁画系,他一直在追寻探索中国绘画艺术的未来,从未懈怠。
探索与发展不是无根之水,即使是海市蜃楼也有其影射基础。对于绘画艺术的研究,叶剑青从两个方面开始,一个是传统壁画临摹,另一个是他谓之冒险的西方绘画经验,这就是传承发展和破旧立新。叶剑青要的是从这两条路上走过去,走到尽头再发现前面的路,然而结果呢?对敦煌壁画中国“艺术密码”和尼采“日神精神”的学习之后,他的实践作品就是1994年的东西方文化碰撞主题,虽然是一种粗浅尝试,但这种思维方式使他逐渐产生了一种信心。信心来源于中国的前辈艺术家所做的尝试,当徐悲鸿、林凤眠等一批画家经过西方艺术经验洗礼后回国,试图用西方习得的技法来创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方法,既有别于西方既有成就、又有别于自身旧有传统,探寻一条“现代中国绘画”之路。虽然他们在有生之年没有看到一个真正成熟的中国文化新物种,但在叶剑青看来,却为中国现代艺术传统的形成提供了最为重要的精神火种和线索。
于是,叶剑青用一种摄影图像或黑白记录片式的叙事方式来进行尝试,对中国传统水墨进行影像改造,让中国文化的深度和艺术“气息”融入当代生活瞬息万变的日常之中。而李希特(Gerhard Richter)用手工油画去表现机械复制的技法给予他灵感,更主要的是李希特在复杂的文化背景中,成就了德国绘画的世界性地位,这才是叶剑青却追求着最为本质的目标,那就是如何颠覆现有的文化结构,重建中国绘画文化体系。于是,他开始思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国人看世界的视觉经验和感知经验,以及如何在去发现属于我们时代的艺术方式,创建中国独有的艺术体系。他深知西方与我们的艺术结构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汲取李希特的同时又拉开距离,用自己的语言方法去中国化图片,进行手工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这期间的作品有《城市山水系列》。
观音系列集中创作于2008-2010年。叶剑青解释说,“观音”从“观”到“音”是中国的一种思维方式,本应该用来的听的却去“观”,就是用心去感受。这与西方的感受方式不同,同理,中国感受艺术、感受世界的方式却不局限于听和看,我们可能会用心去感受,然后用触觉,用听觉等等。这代表着中国的一种文化态度,即用综合的感受去接触世界,跟世界发生一种关系,然后得到一个综合的反馈。“中国化”是叶剑青创作的关键词,从艺术语言和感受方式上,“观音”系列能代表外来文化逐渐中国化的进程,而他通过观音这个载体,去探寻一个属于中国的审美系统,形成一个属于中国的艺术态度或艺术审美的范畴。可见,观音系列是叶剑青在文化转型思考过程中的重要标识。
结束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叶剑青从中国传统文人的图像中汲取营养。2000年的作品《文心造影——谱系考》以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人造像为内容,用统一大小的画框呈现了一个中国文化的谱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