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颠覆性的变化已从网络空间,渐渐融入现实生活,吸引大批企业、资本、人才聚集其中,借力东风准备起飞。放眼广东,一个又一个充满朝气的区域正开花结果,并带来一个热词的诞生——“互联网+”小镇。
昨天上午,广东省推进“互联网+”工作会议在广州举行,并公布全省首批“互联网+”小镇评选结果。黄埔区申报的“互联网+电商”小镇(应用型)顺利入围,成功获评广东省首批10家“互联网+”创建小镇之一。
目前,位于小镇的销售额超100亿元以上的互联网企业有2家,10亿~100亿间的企业有4家,并聚集了110多家品牌电商企业和电商服务机构。2015年,全区互联网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电商产业的体量、质量及知名度、集聚度、发展速度都在不断提升。
从电商产业基地到“互联网+”小镇,互联网产业正在显著改变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产业生态。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集聚,综合电商、垂直电商、金融电商、跨境电商和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等多业态汇聚,“互联网+”小镇的形态日益丰富,带动的产业和就业人数不断增加,正在成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最大亮点
电商龙头扎堆 抢滩“互联网+”小镇
走进黄埔区“互联网+”小镇,四通八达的网络,将状元谷国家电子商务园区、万科·黄埔仓和印象黄埔(荔联宝盛电商园)等三大园区基地连接起来,构成了它初露峥嵘的形态。
时值“6·18”,正值电商大促时节, 在“小镇”一隅的状元谷,京东等知名电商企业正忙得热火朝天,贴着“海淘”、“当日达”标志的大货车进进出出、络绎不绝,门口保安不停重复一个动作——刷卡、抬杆、通行。
这样的繁忙景象,几乎是黄埔区“互联网+”小镇的平常状态。2015年,广州电子商务交易额超1.5万亿元,而黄埔区的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就超3000亿元,分走了超过五分之一的蛋糕,位居全市前列。
有人戏称,每网购5件商品,就有1件可能是从黄埔区发出来的。
目前,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全国龙头电商企业聚集度位列全市第一。它吸引了包括京东商城华南总部、苏宁易购华南总部、阿里巴巴广州公司、广州一呼百应公司等一批行业龙头落户。全国B2C交易额前20位的龙头企业中,就有9家(亚马逊、阿里巴巴、京东、腾讯、苏宁、国美、1号店、聚美优品、酒仙网)扎堆在黄埔。
坐拥如此众多的电商龙头,得益于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其背倚国家级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广州科学城和代表广州未来的中新合作、知识产业集聚的中新知识城,前拥黄埔老港、黄埔新港两大国际航运码头,历经黄埔军校、南海神庙、萝岗香雪等特色文化的百年积淀,又是广东省重要的能源和产业基地,加上政策的鼓励和推动,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发达的物流、仓储体系,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早在2012年,黄埔区就创建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013年10月,广州市获批成为“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黄埔成为全市三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区之一;2014年底,黄埔区启动跨境电子商务进口试点“第一票”……
无数个“第一”,奠定了黄埔区作为广州互联网电商第一区的地位。
未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将整合黄埔贸易广场、鱼珠智谷、大沙电子商务大厦等若干创业创新基地,和京东、中经汇通、苏宁物流等一批龙头企业,并与云埔工业园等传统制造业基地有机渗透融合,进一步深化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打造超1000亿级的产业小镇,带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乃至广州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未来风口
“互联网+”高端制造 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抓手
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生态发展,是“互联网+”高端制造的三大关键词,正对应着“互联网+”小镇的发展方向。
人们所希冀的“互联网+”小镇,并不是清一色灯火通明的“加班大楼”。漫步其中,绿树成荫,既能随时随地找到创新创业的圈子,也能满足舒适的生活需求,餐饮、住宿、购物、娱乐商贸、文化等配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成为产、城、人高度融合的智慧城区。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正朝着这个目标大力奋进。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它是传统工业重镇,区内既有生物医药、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也有石化、能源等面临转型升级的传统行业。
如今,“互联网+”小镇的出现,为绿色低碳环保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广石化,这个传统的石化产业以意想不到的“互联网+”形式,走到了人们面前。广石化主动创新,采用电商系统作为物资供应交易平台,成功实现了物资采购的互联网化,经营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蓝月亮斥巨资自主开发“月亮小屋”APP,全国范围内布设洗衣体验门店数千家,通过APP网络平台的搭建和线下月亮小屋实体店的布设,进一步深化线上线下运营,将月亮小屋作为物流配送、客服、科普、洗涤服务的前端贴近消费者,实现从单一的生产制造商向服务商的华丽变身。
中经汇通有限责任公司,重点打造有油网、中经油马APP、油我发起等互联网营销平台及创新互联网产品,整合线下商户,为车主或车队打造线下商户消费网络,结合互联网金融平台,包括一些银行或金融机构,给集团的、物流的、客运的车队在加油资金方面提供金融支撑,通过系统切入,降低金融机构、投资人投资的风险。
凯路仕公司打造F2C工厂直销模式,干掉35%的中间化成本;同时,依托于品牌全球化的供应链优势,再干掉自行车成本的10%,成本去掉一半从而把更多的价值归还给消费者,从而让消费者以市场一半的价格便能买到高品质的自行车,消费者直接和厂家进行交易,减少中间环节成本,最终让利消费者。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表示,传统及新兴行业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化改造,可以增强其发展活力,实现存量创新发展。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得益于电商产业发展的先行优势,加上高新技术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就能产生更大的规模效应,带来增量创新发展,为“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据了解,目前,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正在打造“互联网+产业创新”示范区与试验区,实现“互联网+”与生命健康、智能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技术以及泛汽车行业的融合发展,带动高端制造的产业升级。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这些以前出现在教科书里的新词,正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变成现实。
三大园区五大平台
托起“互联网+”小镇未来
电商底蕴、创新精神和体制优势,让黄埔区在“互联网+”行业上先行一步。“互联网+”小镇三大园区基地的打造,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而鼓励和扶持政策的出台,则为企业添上腾飞的翅膀,为人才觅得归巢的机遇。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按照科技企业成长规律,构建了“1+10”创新政策体系,积极推动金融与科技、互联网的对接和互动。
对待人才,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向来求贤若渴,主动与广东省知名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合作,为基地内的电商企业培养专业电商人才。黄埔区电子商务协会定期举办电商人才对接会,优先为小镇举办专业人才对接专场。对优秀专业人才实行“智力资源资本化”,鼓励知识、管理、专利、商标、科技发明和原创科研成果等生产要素参与投资与分配。
建设“互联网+”小镇,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继续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建设的原则,支持建立电子商务投融资体系,加大对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聘请行业专家和知名企业家,成立园区建设咨询顾问团,参与小镇调研、论证和评估,参与质量审查,监督小镇建设进展。
目前该区已建设状元谷国家电子商务园区、万科·黄埔仓以及印象黄埔(荔联宝盛电商园)等三大园区,打造黄埔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广州市状元谷公共服务平台、广州状元谷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黄埔仓跨境电商总部基地公共服务平台、荔联宝盛电商园公共服务平台等五大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
“互联网+”小镇的未来,让更多创业人实现从无到有的转换,梦想成真。到2018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计划培育3~4家产值超100亿的龙头企业、100家互联网骨干企业和500家创新型互联网中小企业,加速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推动互联网新业态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