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体育 — EMBA“新洋务运动”的喧嚣与躁动
EMBA“新洋务运动”的喧嚣与躁动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07/12/6 12:24:28  阅读[10734]
作为一种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出现,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在欧美流行起来的一种在职教育,EMBA也就是在近两年才被中国企业界的高层管理者所关注。然而,一经2002年国家认可其学历,EM-BA的高贵血统似乎一下子就打动了那些中小型企业的高级管理者。

EMBA教授在哪里

要问EMBA的市场到底有多大,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曹和平教授摆出了一组数据,中国目前共有8000万个单位,2000万个企业,如果这1亿个企业中有1%的企业有高级管理培训需求,就需要培训100万个EMBA。如果真的像曹教授所说的那样一种规模的需求充分发挥出来,30所准办高校的培训能力简直就是杯水车薪。那么,更多的教育机构介入来分EMBA这杯羹也就很正常了。
但俗话说:名师出高徒,EMBA更需要大师级的名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一位管理人员说:“工商管理教授紧缺现在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在这些紧缺的教授里面,也只有大约20%能够教授EMBA课程。所以好的师资既是严格控制质量的保证,也是很多商学院最头疼的问题。”

国家正式认可中国EMBA教育才两年的时间,因此在世界上都很紧俏的EMBA教授资源在国内就更是“稀有”了。长江商学院院长曾鸣教授说,长江极其重视师资力量,到目前为止,长江还没有一个经济学的教授,全部都是正宗的管理学教授。“这些教授都是国外一流商学院回来,见过世面,知道什么是商学院的教育,知道怎么去教。”再看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EMBA执教名单,教授们无一不具备光彩照人的教育背景,90%曾在海外留学,国际名牌商学院的外教也有不少。

事实上,我国教育部对EMBA的师资早有明确规定:即开设EMBA项目的商学院必须有30%以上的EMBA是师资来自境外。而来自国外著名商学院的教授具备理论知识外,大多还曾在大公司兼职,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当然他们的身价也是不菲,在国外,这些教授的日薪一般就达2000美元至3000美元,国内没有雄厚实力的商学院是请不到多少顶级教授的。

相比于那些身价不菲、但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海外顶级教授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张新民教授曾公开表示,国内大学现有从事MBA教育的师资中,能够为EMBA学员授课的教授加在一起应该不会超过50人。而且,由于供需缺口大,目前国内的一些EMBA教授忙于应付各地的EMBA教学,有些教授的实践经验已经过时。同时,相比于国外两年EMBA可剖析数百个案例,国内不少EMBA项目,两年里却只能剖析几十个案例。

重学还是重商

“上课并不重要,主要是班里有很多来自不同地方、做不同事情的人,这很有意思。”几位就读北京某大学商学院EMBA的学员,一个月之中要花四个周末去上课。当记者他们对什么课比较感兴趣时,他们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实际上,有不少EMBA学员都认为,听课、交作业是“小事情”,不是他们认为的读EMBA的最大价值所在,他们看中的是和他们一起学习的EMBA同学这一特殊关系网。也就因为存在这样一种心态,因而在很多EMBA的宣传当中,EMBA的“交友”作用似乎也被各商学院重点放大了。某EMBA项目负责人明确表示,商业人士需要建立一个非常有效、游泳的关系网,而由读EMBA课程形成的这种非常强大的关系网,对学员的职业生涯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目前企业界存在的“学EMBA就是为了获得一个特殊的关系网”的这种观点,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并不完全认可。他认为,衡量中国EMBA项目的成功与否除了“关系网”这个指标外,还要考虑另外两个非常关键的指标:一是看其学员毕业以后的年薪能达到怎样的水平,这个衡量标准多为国外所采用,但对目前的中国市场而言并不十分适用;二是看学员知识的增量状况,即看学员进入商学院前后有用的知识增加了多少。

在国内,按照厉以宁教授的观点在严格执行EM-BA项目的商学院不在少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就明文规定,EMBA项目每期只招200人,并且明确要求申请者必须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6年管理经验。“我们没有为了收入、为了所谓的利润放宽标准。学院进来以后,还要面临更严格的要求,每个班、每门课都要有5%的淘汰率,三门课不及格也要被淘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陆雄文教授说。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