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成为全社会共识,但被称为“蓝领”的技能型人才在老工业基地城市仍然告缺。
--老工业基地“技工荒”
专家测算,到2008年,与辽宁中部城市群7城市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工与制药等领域,高级技能型人才缺口达12万人,中级实用型人才缺口18万人。
辽宁省人才白皮书显示,随着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资料表明,在辽宁中部城市群7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上,企业高级技术工人已出现严重短缺现象,车、钳、铣、电等通用工种供需比例已达1︰6。
“制造业技工短缺、人才实在难求”,一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干部这样对记者说。他感叹:“现在招一个‘货真价实’的技工太难了,有时参加几次招聘会都选不到一个合适的。”
据介绍,未来5年,沈阳市工业高、中级技能人才缺口将达40万人次。
据沈阳市劳动力市场提供的信息,目前,沈阳制造业短缺的技能型人才有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等。高级车工、铣工、钻工、镗工、刨插工、磨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装配调试工、模具设计师、冷作钣金工、装配钳工、电切削工、制剂工等成了“香饽饽”。
--只使用不培养 短缺现象加剧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企业宁肯把大量资金投入广告宣传或其他方面,也不愿拿出钱来培养技术工人。即使是重视培训技工的企业,也停留在培训初级工层次上,导致初级工过剩。
据了解,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现有职工35万人,其中技术工人占23%,技术岗位上初级技工占60%,中级技工占35%,高级技工占5%。而发达国家工人队伍中技术工人占75.9%,其中初级技工占15%,中级技工占50%,高级技工的比例超过35%。
“这就是差距”,沈阳市政协委员王运升说,沈阳现有在岗技工的学历普遍偏低,整体素质不高,相当一部分人是通过各种形式自学取得的大中专学历,文凭同水平不一致,所学专业与实际岗位脱节,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技工队伍日趋老化。
据沈阳市铸造协会调查,占全市铸件总产量51%的60家铸造企业,在岗职工年龄超过40岁的占80%以上。
--不能让“蓝领”技工从事“灰领”工作
专家认为,要破解技工短缺难题,必须打破固有人才观的禁锢,不能让“蓝领”技工从事“灰领”(“灰领”原指负责维修电器、上下水道、机械的普通技术工人,他们经常穿着灰色的制服工作,因而得名)工作。
有专家分析,传统、僵化的人才观是造成技能人才短缺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传统的人才观认为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是人才,技工是工人,观念的偏差导致学历教育过度,而职业教育投入不足。
据沈阳市劳动力市场相关人员分析,高中级技工,收入水平及待遇应与科技人员大体相当,但由于观念上的差异,造成其收入水平低和社会待遇差,不少“蓝领”从事“灰领”工作,造成技能型人才流失。
有人谈到,大多数企业还没打破工人与干部的界限,管理层的待遇大大高于操作层。技工的收入与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差距大。
在沈阳市劳动力市场,年轻的高技能人才成为宝贵资源。招聘一个技能高超的技工比招一个硕士研究生还难。一位到劳动力市场招聘的企业老总坦言,资金技术设备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可以借鉴,但劳动者的素质无法引进。由于缺乏足够数量的能工巧匠,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
--建立评价、激励、培训体系势在必行
高技能人才是技术工人的优秀代表,是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王运升等专家建议,要在全社会营造技工是人才的舆论氛围,要从人才战略高度,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把实用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以承担民族振兴发展的重任。
一、增加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可根据本地情况,建立和完善职工教育经费投入制度,确保企业工资总额的1.5%用于职工职业技术教育培训。
二、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和考评制度。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技能型人才评价机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工人通过技术考试晋升为技术工人。
对技工的技术级别采取技术考试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评定办法,每年考评一至二次。对现有技师、高级技师实行评聘考核,初步建立技能人才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同时提高技工待遇,推行技能薪金制,按不同的技术等级和实际能力获得相应的报酬。
三、建立技能人才信息库、企业教育培训信息库,统筹管理使用技能人才。技能型人才资源的储备与开发,将为各类培训机构提供市场所需的准确“订单”,为供求双方提供有效的中介服务。同时整合企业的教育资源,建立统一的企业教育培训需求信息库、师资数据库、实验实习基地等,实现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
四、改革职业教育体制。职业技术院校的主要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技能后就业,学习内容应以应用性为主。进一步改进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防止把职业教育引向“应试教育”的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