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EMBA难成主流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08/8/26 14:43:55 阅读[9386]
英文EMBA四大特点中外教授都用英文授课,学员的作业全部用英文完成,文凭多数由海外商学院颁发的,这属于英文EMBA.每年全国总共招生10多个班,总量在400~500人左右,相当于中文EMBA招生量的十分之一。主要盘踞在北京和上海,广州只有一所商学院提供此类课程。究其原因,这三地跨国公司比较集中,对英文EMBA有需求。
相对于中文EMBA来说,英文EMBA有四大特点:1、在学员构成上,外企经理人占多数;2、就平均年龄而言,英文EMBA(35~40岁)略小于中文EMBA(40~45岁);3、学员的国籍、肤色、文化呈多元化趋势;4、部分班级学员在工作上所承担的职责明显低于中文EMBA.根据以上特征,英文EMBA相对于中文班来说,学员在执行层面的思考较多,受西方文化、西方管理理念影响更大;相对比较沉稳的中文EMBA学员,英文EMBA的学员面对中国问题时明显不成熟,但是他们国际化的视野很开阔,把企业带向世界的机会更多。选择中文还是英文EMBA,就是选择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未来的生活圈子与生活方式。
商学院主打特色牌在中国市场上,英文EMBA层次分明,定位清晰。第一集团是超高端英文EMBA,以香港科技大学—凯洛格和清华大学—INSEAD为代表,它们的目标就是招收亚太地区的高层管理人员甚至是欧美总部的高管,包括跨国公司的中国首代和CEO.第二集团是高端英文EMBA,分别是中国商学院和海外商学院的合作项目和相对独立运行的EMBA项目。前者有上海交大—USCGE、复旦—奥林、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美国卡尔森。后者有Rutgers、马里兰大学、卡斯商学院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EMBA英文班。
马里兰EMBA主攻外企高级白领,打高科技IT牌,鼓励创新精神。在每门课程中都融入高科技对于该领域的影响,例如高科技对于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的影响。
RutgersEMBA较早落户中国,适时满足了在中国的外籍高管人员的需求。无论是校友网络,还是目前课堂上的学员构成,外籍学员都相对较多。而卡斯商学院在中国的EMBA项目,则最早源于给中国银行高管的培训。由于卡斯商学院位于英国伦敦的地理优势,其金融特色非常地突出。
上海交大—USCGE采用的主题制课程设置迥异于其他EMBA模块制教学。两年分10个主题,每个主题都会针对高管人员通常遇到的问题,如高层管理视角、评估市场表现等,将本来分门别类的财务、技术、金融等融会在每个 主题里,但各有侧重。这种教学方法,更贴近高管日常工作状态。
学员职业发展困惑不少英文EMBA的招生对象普遍集中在外企,因此很难用传统的营销方法覆盖。一些合作课程充分调动中文EMBA资源,比如在复旦,其中英文EMBA经常联合招生推广,争取最大限度的互动和整合。但是那些相对独立的英文EMBA项目,始终面临规模不大、生源不足的问题。
有些课程索性将目标定位于在中国工作的外籍管理人员。原汁原味的海外课程反倒没有优势,有中国管理精髓研习的项目成为方向,如清华大学—INSEAD最新合作的双学位EMBA,由于清华的优势而颇受亚太高管的青睐。
英文EMBA在招收能够说双语的中国高管时,有明显的弱势,中欧就遇到不少这类问题。很多英文不错的创业型企业家,假装英文不行,要去考中欧的中文班,千方百计避开英文班。实在不行,去其他学校的中文班。这些创业企业家目前更需要加入中文EMBA班,以建立人脉和丰富不同的视角,而不是英文班成员过于直线型、理想化的思维方式。
好在中国的外企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外企本身业务量也在不断加大,所以能够流利地用英文同总部沟通的人才,在当今中国奇货可居。尽管英文EMBA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班级的学员却是猎头们抢夺的资源。很多人刚进课堂,就有很多猎头排队帮忙来找工作,工资直线上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剩下的就是个人发展的问题。面临选择有时也很痛苦。是放弃中国的发展机会调回总部,还是留在中国担当更大的职责?是换家新公司继续打工,还是放弃外企的高薪自己创业?这都是英文班学员面临的实际问题。所以经常会听他们谈创业的冲动,但是,真正付诸实施的少之又少。年龄越大,机会成本越高,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困惑也越多。
附文:EMBA英文班学习注意事项
1.对于中国本地学员,需要努力突破英文写作瓶颈。尽管口语和听力基本过关,英文书面表达仍会成为中国学员头痛的问题。中国学生需要适应西方学术文本的考证体例。
2.学员需要打开思路,放开心灵。课程中需要同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组成小组一同完成项目。这对于人际交往能力和人的忍耐力都是一种挑战。
3.家庭、婚姻、孩子问题的处理很关键,争取到家人的支持对于完成学业非常重要。需要学员协调事业与生活,力求达成平衡,当然也有人选择在短期内舍弃一些东西。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