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大学,顺利拿到录取通知书,对苦读十余载的考生来说,应该是件值得庆贺的事。不过,录取通知书收得太多,就成了让人啼笑皆非的尴尬事。这不,常州的一位考生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接连收到10封录取通知书。这些通知书是真是假?考生的资料是怎么泄露出去的?昨日,记者采访了多位教育界人士。
半个月收到10封录取通知书
小王今年参加高考,平时不用功的他,高考成绩一出来才知道急了,“连200分都不到,估计连高职都上不了。”正当小王苦恼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先是不断有学校给我打电话,然后半个月内就接连不断地收到录取通知书共10封。就连省内一所名校也向我递出橄榄枝。”
除了收录取通知书,小王的手机最近也响个不停。记者在小王的手机上看到一则短信:“王××,你今年高考成绩符合××职业技术学院××校区录取要求,录取咨询请联系招生办刘主任。”据小王介绍,这些学校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费用极高。最低的学费每年要五六千元,最高的则过万。他曾经拨打那位招生老师的电话,对方只说他被录取了,不过入学前要先打几千元学费到某账户。记者随后拨打了这位刘老师的号码,对方已经停机。
看到这么多录取通知书纷至沓来,小王的父亲非常谨慎,他根据录取通知书上的学校名称一一上网查询,发现这些学校大多名不见经传,而所谓的名校竟是一个自考班。
有些录取通知书是招生陷阱
这些录取通知书到底是真是假?常州市某高中一位资深教师杨老师认为,按照正规的录取通知书发放程序,必须要根据学生所报考的志愿逐个录取,而小王所遇到的情况是正常录取程序之外的一种不合理行为。“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招生陷阱,要么是单纯的诈骗。”
杨老师解释说,一些不具备招生资质的办学机构,往往会趁高考录取阶段实施招生行为。“这些机构有的根本不能称之为高校,它们大多不在国家高等教育的序列内,有的甚至没有经过国家教育部门的批准。”为了蒙蔽广大考生,这些学校都会抬出一些名校的牌子,事实上却是挂羊头卖狗肉。“有的学校会有意模糊普通高等教育与自学考试的差别,只在录取通知书上强调某个名校的名字,实际上它很可能只是某校的成教机构或远程教育机构。”
另一种可能,就是纯粹通过招生的形式来骗钱。它和平日里那些中奖信息诈骗并无多大区别,不过是利用考生急于被高校录取的心理来行骗。杨老师认为,避免被骗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可以通过上网查询看该校是否具有招生资质;其次,如果对方要求提前付学费,那么可以肯定这是个骗局。
考生资料外泄或有利益链
一下子收到10封录取通知书,这让小王很困惑,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地址对方是怎么知道的?
“要得到考生的相关资料信息有两个渠道。”常州市招生办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要么是从招生办得到,要么从考生所在的学校得到,其中从学校得到考生资料的可能性比较大。”该人士认为,每年高考录取前夕,市招生办都会和省招生办签订责任状,承诺不向外界提供任何考生的信息,“而学校不会受到过多的限制。”
事实上,获取考生的资料信息已经成为一条利益链。有知情人士透露,这个工作一般会在高考结束后开始,有的是办学机构的招生老师自己出面,有的则是通过中间人,也就是所谓的“掮客”,他们先和考生所在学校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然后承诺给予一定数额的费用,要求对方提供考生的资料,一旦有学生被录取,该机构还会支付一笔可观的费用。“比如提供一份考生的资料支付0.5元,每录取一个考生还有五六百元的额外奖金。”
常州市某高中一位陈姓教师则认为,考生信息有可能是他们自己不小心泄露的,“每年的很多招生咨询会上,都会混入一些‘野鸡学校’,很多家长会无意识地将考生的信息提供给对方,这样也就不知不觉中泄露了考生的信息。”
常州市招生办有关负责人提醒考生,一旦发现通过虚假宣传、混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违规承诺等方式吸引甚至欺骗考生入学的,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