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报道,解决人口规模过快增长迫在眉睫,北京将调控人口规模、配置户籍指标,人口规模指标为何一再被突破?实行户籍指标调控是否是必然选择?专家表示:北京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关键在于管理流动性人口。
在昨天闭幕的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交会议审议,根据这份草案,今后五年,北京将调控人口规模,在严格执行准入政策的同时,配置进京户籍指标,实行户籍指标调控。不过今年对于京籍的进京指标不会出台数量的控制。
网友:早就应该适量的控制了,不然的话水用光,人挤瘪,道路都成停车场,就没办法生存了。
数据显示:根据原来的规划,到2020年,北京的人口要控制在1800万,而实际上在2009年,也就是去年的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就达到1972万。
交通、住房、就业、医疗、教育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按照现在的规模发展下去,未来的生活状态真的是有点难以想象。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首都经贸大学首都经济研究所教授陈及对此进行了评论:
主持人:尽管北京早就提出并且一直在努力控制人口的规模,但是在去年底北京的常住人口还是已经远超过了2020年的目标。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提前并且超额完成了任务,而且一超还就是提前11年完成了这个指标呢?
陈及:我觉得从产生的问题原因看,还是我们这种人口的管理的方法、手段、措施、政策不得力,所以提前了将近10多年突破了我们预期的指标。这里面我看最大的问题还不是户籍人口的增长,因为北京市户籍人口包括每年的这些指标人口增长还是很有限度的,大量的问题还是外来流动人口,他们已经占到北京人口将近1/3了,所以说,管理这种流动性的、从全国四面八方甚至全世界来的人口,恐怕是北京市政府面临的当务之急,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的话,恐怕未来的人口管理还会产生类似于政策效果不明显,或者失效的问题。
主持人:您也提到人口管理的迫切性,控制人口,应该说大家都没有异议,但是对于一些具体的实行措施,比如说实行户籍指标的调控,就有不同的声音,在我们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的微博上,也有网友直接提出了抗议,他说,北京是全国人民的首都,应该是适者生存,而不应该是不让人家进来,可能会觉得这个管理会涉及到公平的问题,您觉得实行户籍指标的调控是不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陈及: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非常大,北京又是全国经济发达和文化发达的首善之区,收入高、就业前景好、工作机会多恐怕是吸引全国各地人口到北京来工作、创业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当前的这种情况下,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存在着明显地拉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一些行动,仅仅口头上去强调公平,恐怕这个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虽然说北京是全国人民的首都,但是毕竟北京有一个环境和资源的承载力,如果突破或者超过这个承载力的话,它的各方面发展就会造成很多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务实地、有条件地去看待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在当前的情况下,必须要采取一定的办法,使得人口跟北京市整个环境、社会发展的阶段相适应,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使北京能够处在一个稳定和持续良性发展的过程中。否则,我们看到其他的一些超大型的城市,像墨西哥,承载三、四千万人,面临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会拖经济发展的后腿,还会带来很严重的经济发展问题,比如说堵车、环境污染,包括我们讲的就医、就业等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主持人:到了一个非治理不可的地步。您刚才也提到了,北京机会多、能挣钱,大家都来挤在北京,所以有人提出,控制人口应该减少北京这样的一些功能,比如一些企业、产业园区可以搬出北京,然后向周围或者中小城市倾斜,把北京的功能定位在政治文化中心,您赞同这样的观点吗?
陈吉:我不完全赞同的。如果一个地方没有经济发展,没有财政收入的增长,是无法支持文化或者政治功能的。有些网友甚至有些专家提出把一些产业、行业、企业搬出北京,我想这样的方法恐怕也解决不了北京面临的人口爆发性增长的难题,因为搬出去的这些产业、企业,从务实的角度看,肯定不是北京市的最先进的企业、最先进的行业,可能是一些低端的。高收入的、就业前景好的,恐怕北京市出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考虑,也不允许它搬出去。
我刚才也强调了,就其基本性能而言,如果一个地区没有蓬勃发展的经济,那么这个地区的整个社会、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发展,是不可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的。从这个角度看,只要北京有它强劲的经济功能,它集聚外来人口的作用就不会消失,因此外来人口的增长,如果不采取其他办法就无法加以有效的控制。
主持人:您觉得这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
陈及:这不是一个治本的办法。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的副局长张祖德昨天说,将会鼓励引进北京稀缺和急需的人才。前几天北京市副市长程红也表态说,将会以行业来控制人口,未来对于小百货等17类业态提升审批准入。大家有点担心,这样会不会导致一些服务行业的摊点减少,比如说保姆会不会更难找,会不会给我们百姓的生活带来不便?
陈及:第一我们要看,北京提高一些业态的门槛需要仔细地、慎重地考虑,因为这些行业涉及到民生问题,涉及到生活便利性的问题。再一个,这个行业有一个最大的作用,它能够大幅度增加就业人口,为北京没有很高劳动技能、没有很高学历水平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而这些人在北京,包括北京户籍人口里面占的都是绝大多数的比重。如果提高门槛,城市似乎好看了,好像也可以控制一下外来人口,但是从长远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来讲,我认为不妥当。
主持人: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慎之又慎。
陈及:肯定需要慎之又慎。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