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娱乐 — “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逝世 90多岁仍在写论文
“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逝世 90多岁仍在写论文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5/1/24 9:50:44  阅读[8242]

  昨日上午9时30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林为干因病医治无效在成都逝世,享年96岁。

  林为干是中国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的主要奠基人、新中国50年重大贡献科学家之一,曾解开电磁学界“哥德巴赫猜想”,被尊称为“中国微波之父”。

  遵照先生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1月29日,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他的学生正从世界各地赶来。

  他说“当一辈子研究生”

  他患了帕金森

  90多岁了仍在写论文

  昨日,讣告就贴在电子科大沙河校区东校门的宣传栏上。

  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推着自行车经过,停在讣告前说道:“啊?林院士去世了?”他们都是林为干的学生,也曾是他的同事。

  刘心松,电子科大计算机学院教授。在他眼中,林为干是一位勤勉治学的学者。“直到两三年前都还在坚持做研究、写论文。”刘心松是一专业学术刊物的编委,“有时收到林老师投的论文,有三四页长”。

  1985年,在学校博士学位授位大会上,林为干用英语对参加会议的研究生们发表了讲话。他说:“来这里学习深造,就要立志当一辈子的研究生。”

  这也是他给自己设定的目标。2008年,89岁的他在接受电子科技大学校报采访时旧话重提:“要做一辈子的研究。”

  在林为干的儿子林诒玉回忆里,从他记事起,“每到晚饭后半小时,母亲就告诉我不要喧闹,走路要小声,不能吵到了父亲‘做功课’。长大后才知道‘做功课’就是学习、读书、读文献,做研究、写论文、做科研报告”。

  即使在特殊时期,林为干仍然不忘“做功课”,自掏腰包订阅影印的国际最高水平外文杂志。在林诒玉看来,“他的脚步一直紧跟着世界先进水平”。林为干的勤奋在学生中广为流传,他常常大年初二就在办公室里加班。

  他患了帕金森

  颤抖着双手在纸上推导公式

  1989年,林为干从科研和教学一线退下来,但丝毫没有懈怠,依然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此后的七八年时间里,林为干发表了130余篇学术论文,独着或为第一作者的近30篇。

  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林为干解开了电磁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1995年12月,林为干的学术论文《一个介质球的静电镜像群》在美国《静电学》学报上发表。该文攻克了一个百年难题。1892年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第三版)出版以来,关于点电荷在介质球中能够形成多大的镜像,位于何处的研究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于是,这个百年未解的难题就成为了电磁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解开这个“哥德巴赫猜想”成了很多电磁学家的梦想。

  由于长期伏案工作,林为干的颈椎出现病变,2008年后慢慢就不能行走了。他在家里支起一张小桌子,每天在小桌子上看书研究。曾为他立传的课题组在他家收集了几大信封报纸角和小纸片,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演算公式—————这是林为干在看报或吃饭时,突然来了灵感的“即兴研究”。

  再后来,他患上了帕金森病,但每天仍用略显颤抖的手,拿着放大镜和笔,仔细研读最新的外文文献,并在纸片上推导公式。他说:“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到我100岁的这段时间里面,每年都能够发表一两篇论文,在100岁那年,还能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

  他是“三好老师”

  他的学生成中国微波界中坚力量

  除了“当一辈子的研究生”,林为干还有一个心愿—————“当三好老师”。

  他一共培养120多名硕士、80多名博士、10多名博士后,曾是新中国培养博士生最多的导师之一。这些弟子遍布海内外,推动了中国微波科技和微波产业的发展,成为中国微波人才培养和微波事业传承的中坚力量。

  曾有学生的论文被他修改9次,“可能对先生来讲是习以为常,对我而言则是震撼的。这让我明白,做学问要认真到一点一滴,认真到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环节……”

  他对学生极尽爱护。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院长黄卡玛教授是林为干的门生。黄在求学时,曾由于长期熬夜研究和压力过大,唇上起了水泡。林为干把自家煤油炉带了过来,让黄带到宿舍去,多煮点蔬菜吃。

  在学生的前途上,林为干也是尽心尽力。

  曾令儒,中国首批电子学博士,从东方红系列卫星开始到“神舟”飞船,卫星和地面的检测数据传输技术、传输方案,他都曾带头参与研究,被称为“中国航天飞船的掌舵人”。林为干正是他的“伯乐”。

  当时,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有个规定:优秀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如果达到了博士论文的水平,可以作博士论文答辩。林为干认为硕士生曾令儒十分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达到了博士论文水平,为此多次给学校撰写推荐信。最后,经过各种考核和评议,曾令儒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答辩。

  生活中的他

  骑车去开会挂破裤子

  一根皮带用了40年

  在学生眼中,林为干生活简朴,丝毫没有大学者的架子。在出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期间,去城里开会,他经常骑自行车往返。有次去开会,裤子被自行车挂破了,林为干没时间赶回家换,找学生借了条裤子穿。

  在林为干第二位夫人朱建华眼里,林为干“没架子、不讲究”,一根皮带用了40多年断成两截还在用。他的钱主要用在购买书报上,但对学生却毫不吝啬,出国讲学积攒的美元大都给了要出国的学生。

  他爱好体育锻炼,学校组织游泳和短跑比赛,基本上都要报名参加。76岁时,他还雄心勃勃地规划着:努力锻炼身体,钻研学业,再当30年名副其实的教授和导师!

  他眼里只有工作,平时不打牌,不应酬,家里来了客人,问候几句后就扎进了书房。

  少年时的他

  广东求学一路跳级

  15岁考入清华

  林为干自幼天资聪颖,初二就完成了初中全部学业,并考取了当时广东最好的广雅中学。到高二时,他悄悄地去考大学,一举考上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和中央大学三所名校。最终,15岁的他选择北上,入读清华大学。

  1945年,林为干赴美留学,入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后来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科学院和国家科学艺术院三重院士的温纳里教授曾是林为干的导师。他曾经问:“林,你是系里最勤奋的学生。我想知道你学习的动力来源于什么?”“我的祖国!”林为干回答说,中国还处于积贫积弱的状态,“更需要有志之士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1951年,林为干学成归国,1957年举家西迁到成都,参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的筹建。这一待就是一辈子。

  林为干简历

  1919年10月出生于广东台山。

  1939年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毕业。

  1950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

  1951年回国后,在岭南大学、华南工学院任教。

  1957年调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曾任副院长等。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9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林为干成就

  作为我国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的主要奠基人,林为干一生长期致力于微波科学技术研究,在闭合场理论、开放场理论和镜像理论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出版着作四部,发表重要学术论文300多篇,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被国内外同行尊称为“中国微波之父”。

  林为干先生在微波领域的杰出贡献,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充分认可。他于1990年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