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
上午第二节课刚开始两分钟,剑河县城关一小3年级学生黄毅轩感觉出不对劲,窗户上的玻璃抖动起来,发出低沉的响声,他看到天花板上的电灯、投影仪正剧烈晃动。
黄毅轩的第一感觉是有人跑过窗外的走廊,随即他意识到“地震来了”。
3月30日9时47分,一场里氏5.5级地震突然袭击了这个以温泉闻名的小县城。贵州省地震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这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贵州发生的最大震级地震。
正在上课的老师吴世福也感觉到了教学楼的晃动。大约一周前,当地刚刚发生过一次3.3级地震,吴世福觉得这次摇晃得更厉害。
他冲到走廊,看到教学楼下水池里的水在晃动,水池里的乌龟也爬到了假山上。他抬头看了看屋顶,判断整栋楼摇晃得不算剧烈,迅速返回教室门口发出指令:“地震了,同学们赶快按顺序下楼!”
全班同学很快排好队,沿着U形教学楼拐角处的3号楼梯快步走下4楼,吴世福跟在队伍最后。楼道里,吴世福大声喊着“慢一点!慢一点!不要挤!”不到半分钟,吴世福和学生按照此前避震演练的路线来到操场的指定位置。这一次,比平时演练的速度快了不少。
与此同时,其他班级的同学按照演练的路线分别从教学楼的3个楼梯间快步下楼,每个楼梯间大约承担着疏散8个班级的任务,各班队伍的最后都是当时正上课的老师,在办公室备课的老师快速查看了最近一间教室的情况后也快步下楼。
不到3分钟,全校2950名学生和130名教师全部疏散到安全地带,无一人受伤。操场上,黄毅轩和同学像每次避振演习时老师要求的一样,蹲在地上,双手一直紧紧保护着头,眼睛向四周环视观察。
“8年了,我们每学期都开展一次地震逃生演练,这又一次派上了用场。”剑河县城关一小校长胡林忠说。
“每次演练我们都是动真格的,全校职工都必须参加,保安也不例外,老师的年终考评安全责任是一票否决的。”分管学生安全教育的副校长王晓红说。
胡林忠介绍,除了地震逃生演练,学校还会联合消防队进行防火灾演习,从点燃烟雾弹拉响警报开始计时,到最后一名老师撤离到安全地带结束,每一次演练之后都会进行总结,“下楼的过程一点差错都不能有,否则就可能发生次生事故”。
胡林忠感慨,或许一辈子都碰不到一次地震,可一旦碰到了,演习的经验就会成为救命的护身符,“安全不保,何谈教育,是这个道理吧?”
(责任编辑:城市网)